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求职要在实践中找位置
来源:亚商论坛     2007-4-3 17:11:00
 
    “2003年毕业的时候,我只投了四份简历就找到满意的单位;而今年,我是在投了十几份后,才渐渐有回信。”韩冰说,“在我求职的过程中,尽管有一些曲折,也感到求职的严峻,但没有什么大的挫折。”

  韩冰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2003届毕业生,毕业后志愿参加共青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政府挂团委副书记一职,从事一年的青年和扶贫工作。

  用声名远扬来形容西部志愿者韩冰并不过分:在去西部志愿服务之前,就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报道;在志愿服务期间,他通过几番努力,为巴林右旗的贫困生争取到20个捐资助学的名额;四处奔走,努力为当地经济发展争取合适的项目,与浙江省的一位民营企业家达成投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初步意向;同时,他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做了调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并得到了团中央书记赵勇的回复。他被《赤峰日报》做了整版的报道,他被巴林右旗教育局长评价为“社会活动家”……

  2004年9月,当志愿服务结束后,找工作的问题也十分现实地摆在韩冰面前。

  “那个时候刚赶上2004届毕业工作已经收尾,而2005届毕业生的毕业工作还没有开始,是几个月的空档期。这对我们很多人,都不太有利。”韩冰说。当时,有不少志愿者就马上到深圳或南方一些地区去打工的,也有不少人显得很迷茫。

  一个老师介绍韩冰去一家学术网站做编辑,网站的内容与他所学的专业很接近,是为政府提供决策信息的。韩冰说:“在半个月后,就开始去那里‘帮忙’。说‘帮忙’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专业去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比较对口。帮忙一直到2005年1月。”

  在此期间,韩冰不失时机的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公务员考试。按照国家的政策,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可以与2005届的毕业生一同毕业,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待遇。这个政策在参加北京公务员考试时表现的更明显。大家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都没有操作过,虽然稍费周折,但也很顺利地通过了报名,也通过了考试。

  从今年1月初开始投简历到3月初签定就业协议,其实也没有费太长的时间,但其中的寒假和春节都让韩冰觉得等待是那么的漫长的。

 他的简历准备的是什么丰富的。其中有自己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有自己在志愿服务期间报告,和媒体对他的报道,还有证明自己写作水平和分析能力调研报告。

  一个是某集团公司,一个是某科研机构,一个是现在的单位一个国家机关的宣教中心。这几个单位对韩冰来说都差不多,他给自己的确定的原则是,“谁第一个给我回音,我就和谁签。”宣教中心是反应最快的,可以说,上午刚送去简历和主管领导见了面;下午就发来通知,说已经初步确定了用人意向。

  “很有意思的是,另外一家单位,不管是通知、面试、回信、复试,到最后确定意向总比我现在的单位晚几天,那么也就不考虑了。”韩冰说。

  宣教中心的领导也向韩冰透了底,他们本来打算招新闻系的毕业生,但看到韩冰为团中央和中组部写了调研报告,写作能力不容置疑,就做了初步考虑;此外,还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多是要的多做的少,而韩冰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被众多的事情所证明的,所以,就选择了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城市的学生能主动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社会责任感比较强,这样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基层的一年锻炼给韩冰带来的深刻的影响。对社会实践活动十分热心的韩冰,在大学期间,每年暑假我都会抽出一段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或者是自己奔赴革命老区开展调研活动,先后去过河北平山县、河南临颍县南街村、湖北麻城大别山区等。所以,在毕业的时候他在极短的时间里决定了再去西部志愿服务一年!

  从校园来到基层,韩冰有时感觉到自己就像一叶孤舟,漂泊在广阔的大海上,不知何处是彼岸。“学校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想性和依赖性强,脑子热、不冷静。是基层的工作和生活,让他迅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了解基层情况、贴近基层群众、倾听百姓心声,不断使他的思想成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实际的想法和工作思路越来越多,空想和不切实际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是我感觉自己变化最大的一点!”韩冰说。这些经验是我人生发展使用不尽的宝藏!

■相关链接  
  • 新闻人才的四条另类出路 求职者可供选择——
  • 15岁女孩孤身留学美国的日子
  • 瑞士留学:感受阿尔卑斯的雪
  • 高中毕业留学法国要做好充分准备
  • 出国留学务实至上
  • 申请韩国留学的优势
  • 如何设置留学计划
  • 几个热门留学国家PK啥
  • 自治区教育系统地方公派留学开始申报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