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东淑)大连2007大中专毕业生暨春季人才招大会于3月3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8点钟,世界博览广场大门还没开,便有性子急的毕业生早早来此等候。持续到9点钟以后,世界博览广场外一条足达200米长的人龙仍在陆续涌进会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们把求职的希翼寄托在此次人才招聘大会,他们满怀希望而来。今年的首场招聘大会,用人单位、用人岗位及用人标准会给这些刚刚迈出高校、对未来怀揣憧憬的毕业生带来多少希望呢?


历时近6个小时的春季人才招聘现场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火爆”,而且是“相当”的火爆,不只求职毕业生多,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参与、共近600家用人单位、13000个的用人需求,都足以让今年的春季人才大会的规模超过了以往历届。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放宽,让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求职机会,而今年的毕业生在求职中所表现的成熟心态也超出大多数用人单位所料。在求职中,大多数毕业生不再好高骛远、一味强调月薪的高低,能有个工作岗位已成为他们求职的首选目的。
工作经验不再成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绊脚石
记者留意到,一些用人单位或用人岗位在求职标准上不再标注用人的工作经验,这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企业。一家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的负责人在现场告诉记者,这不是说,工作经验不再重要,但他们更看重的是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种活动、受过的培训以及毕业生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做为企业方也有义务对刚刚迈出校园的学子们进行继续培训的责任。
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的杨女士很客观地谈到了求职者工作经验的问题,“以往企业过份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工作经验都是有限的,也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工作经验根本不适合企业的要求。我们也在反思这个问题,其实工作经验都是后天培养的,这应该是企业给他们提供的机会。”
IT类岗位一直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比较严格、苛刻,这次,毕业生们惊喜地发现,一些IT企业、甚至是知名的IT企业的用人岗位已对他们的工作经验有了一些松动。采访中,一家知名IT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的柳女士表示,能马上胜任工作当然最好,但对一些没有过任何工作经验、但有潜质的应届毕业生,企业还是会放宽用人条件,给他们一个就职机会的。
不问工资高低 只关心岗位潜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中不再关心工资的高低,他们向用人单位咨询的更多的是岗位的性质、岗位对自己的要求、企业对自己的培训方面问题。
相海燕是渤海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想在大学求职。对岗位的标准,她比较客观,“工资不用太高,自己的第一份职业的标准在1000-1500元这间即可,主要还是看将来的发展方向。”
应届毕业生刘佳告诉记者,他更看重企业的前景、企业给自己的福利,如果企业有发展前景,那将来的工资自然不会太低。我心里明白,哪家用人单位也不会花高薪去聘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应届毕业生。
杨女士表示,毕业生求职观念的转变之快超乎了企业的想像,“毕业生越来越现实,不只对待遇要求没那么高,对用人单位、就业岗位要求也不高。最让我们满意的是他们表示出肯吃苦,也肯当一线技术工人的态度,而在以往,这些需要吃苦的一线岗位是最愁招到人才的。”
采访中,绝大多数的用人企业告诉记者,毕业生们很少问及工资待遇,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表示,整场招聘,就没碰到一个咨询工资标准的毕业生。这表明,在严峻的求职形势下,毕业生的求职心态越来越成熟了。一些更为成熟的求职者问的更多的则是企业需用我是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我具备哪些素质、企业对人才有无培训机会等。
毕业生求职观念的急速大转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学哥、学姐的求职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还有,在校期间,老师对我们的求职心态上的灌输,让我们目前的求职形势有了清晰的、客观的认识。”
也有用人单位觉得,前不久进行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最优秀的毕业生已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找到了自己的职位,他们是最挑剔的毕业生。而今天现场的毕业生通过了那一轮的校园招聘后,自然心态平稳了。
本科生工资1500元居多
记者在现场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对还没有过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岗位给出的工资是1200-1500元,IT类人才的工资在1800元左右。个别企业的岗位不同,工资也会不同。这个工资标准还是能让前来求职毕业所能接受的。
企业规模不再是择“职”标准
毕业生对工资的标准降下来了,那么对企业规模、知名度方面的选择上会有顾及吗?
采访中,一半的毕业生表示还是愿意到一些大企业、甚至是知名企业工作,他们表示,这样的企业更有保障。而一半的毕业表示,如果小企业的岗位适合自己、给自己更大的发挥空间,企业的规模不会成为他们择“职”的标准。
找工作目的:积累经验
本场人才招聘现场,毕业生求职观念上转变当然是和了用人单位心思,但大多数用人单位并没有因此而偷着乐,在一“用”一“求”的来回中,他们还是发现了毕业生求职心态中的一些问题,有的毕业生在第一次求职时就改变了专业。
通过一上午的招聘,埃森哲做人力资源的周韶华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毕业生愿意从底层做起,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看出多数毕业生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在努力,甚至于委屈地在找工作,而不考虑这份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是否对口、自己愿不愿意做,也不考虑这份工作对自己将来的求职有无帮助。还有一些毕业生就是冲着我们是大公司而来,其实大公司的职位也有高低,我建议还是要把专业的定位及将来的发展方向明确,找一份自己适合又喜欢的工作,还有求职前事先设计几个单位,最好对用人单位做一些了解,而不是盲目地在现场提一些企业是做什么时候的问题。”
采访中,毕业生们也表示出,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急需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在工作中尽快积累经验。
宁愿降低待遇 不肯挑战压力
有竞争、工资和工作成绩挂钩的营销类工作少人问津,营销类岗位中,只有前来用人的两家银行的求职者多一些,这多少与这几年的金融类不错的收入有关。
亿达集团的一位人力资源的先生已有4年的用人经验,他说,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岗位,毕业生们还是不愿面对,宁愿选择薪水相对更低一些、压力更少的工作。
计算机应用类、工程技术类、机械与仪器仪表类专业人才最吃香
与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相对应,本场招聘会,计算机应用类人才占总需求第一位,达到18.9%。机械装备制造业、商贸服务类、金融保险类和房地产建筑类等专业人才需求保持旺势,计算类人才与市场营销类、工程技术类、机械与仪器仪表类、管理类、教育与培训类、建筑与房地产类、财会与金融类、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类、外语类人才类成为本次春季招聘现场需求旺盛的人才。
计算机应用类、工程技术类、机械与仪器仪表类等专业人才最为抢手。
外语类人才岗位中,日语类人才最吃香。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所有有关计算机应用类岗位求职者最多。直到招聘会结束时,有的IT企业的展位前还是排着长龙。
“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让求职者动心
全市35家市级和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单位设置专区,现场共提供了650个需求岗位。大会现场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自主创业、就业见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等政策宣传专栏引来众多的毕业生驻足咨询。到更能发挥自己专长、给自己发挥空间、甚至于到条件相对更为艰苦的农村工作的岗位开始受毕业生青睐。
历时6小时的招聘会结束了,毕业生求职心态的成熟应该是本场招聘会的最大亮点,这种亮点甚至于超过了本场招聘会的规模、500强企业的参与的数量等其他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