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坚持边设计、边改革、边完善,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城市建设和管理后勤服务等行业以及各区县,紧紧围绕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在转制改企、管养分离、后勤服务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
一是转制改体步伐加快。按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 一条体制内向体制外的改革路径,将这类单位转制改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文化领域内,电影集团,世纪出版集团转制改企先后实施。其中,对电影集团下属的上海电影制片场、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等10家事业单位实施整建制转企。世纪出版集团所属的26家事业单位和控股企业中,除上海人民出版等4家保留事业单位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外,在其他22家事业单位和控股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世纪出版集团的改制,涉及事业单位20余家。目前,文艺院团改革方案正在进一步细化,其中,滑稽剧团、杂技团、轻音乐团正着手转制改企。区县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的转制改企中,松江、青浦、奉贤的区县,通过国有(集体)资本有序退出,将一批在竞争性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制为多种形式的企业组织。通过拍卖、兼并、协议转让等方式,松江将农口 、城建系统15家事业单位转制为民营企业。青浦区将15家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奉贤区将6家事业单位转制改企,嘉定区有35家单位转制改企,闵行区有43家单位转制改企。
二是管养分离改革基本完成。按照管理与作业层分离,作用层改制为企业的基本思路,本市市容环卫,绿化系统先后推出里管养分离的改革。市容环卫系统共撤消10家事业单位建制,核销事业编制10489名,涉及人员5957人。通过改革管养分离已基本完成,13个区县改革也已完成.5个区县正在推行中。绿化系统管养分离涉及4个市直属单位及18个区县的47个单位,人员6063人,经过改革,进入事业性质管理层和进入企业的人员安排都已完成。
三是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深入。将有关后勤服务机构归并到盛勤、锦勤两个集团。按照市级机关后勤各个方案,在2003年8月完成盛勤、锦勤两个集团体制转换基础上,去年,相应撤消市级机关汽车维修中心等7个事业单位建制,并完成人员过渡工作。另外,对集中办公的委办局所属的后勤服务机构进一步实施整合。
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试点推进。一是实施科研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试点。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市科委等部门起草了,《关于本市转制科研机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草案),电器所,轻工所,机床所,建科所,上科院等单位的改革试点,正在积极推进。各行业、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改革探索。二是促进社会办医的投融资改革试点。虹口区将曲阳医院进行民营,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整合江湾医院等部分医院的资源,组建东部医疗集团;杨浦区对控江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中南集团公司资金并由其进行控股,国有股只占45%。三加快公立转制中小学深化改革试点。徐汇区制定8所公立转制学校深化改革方案。按照方案 ,8所学校全部转制为民办学校,引进外来资金,实行多元化投资。学校固定资产采取出让使用权形式,有偿租赁给改制后的学校使用;原有人员保留事业编制,关系挂靠区教育局人才服务中心,新进人员按照民办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