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两成小学生有心理问题 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所致
来源:楚天金报     2005-9-20 7:35:0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从高校兴起,而后服务对象逐渐扩大到中学生和小学生。日前,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特聘教授尹邓安对2000余名大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和辅导,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同时给出了建议。
 
  “两成小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多年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尹教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到了20.6%。

  尹教授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情绪和交往等三个方面。

  学习:缺乏学习兴趣

  尹教授提供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各年级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间;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

  79%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40%-50%的学生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有20%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肚子疼”等借口逃避学习。

  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

  情绪不稳定是小学生心理的一大特点。尹邓安称,当前这种不稳定已超过常态,其中焦虑自卑是常见现象。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不少学生考试时心跳加速、全身冒冷汗。部分学生考试时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以致出现考试作弊行为。对考试的焦虑也衍生出对周围人和事的焦虑。

  在调查中,有31%的小学生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不少学生总被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他们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50%的学生认为教师不相信自己会学好。

  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

  此次调查显示,30%的小学生不愿和别人在一起,即使是和同龄人在一起也不感到快乐;10%的小学生对同伴不关心,与人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得不到同伴的友谊。5%的小学生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由于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交往能力又差,因此常感到苦恼。

  尹邓安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严重,说明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是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关链接  
  • 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简介
  • 优盟高考教育中心
  • 高考美术辅导
  • 郑州国华补习学校
  • 两成小学生有心理问题 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所致
  • 取消“禁吻令”不是放纵 要增加公共文明教育
  • 广州:录公务员考粤语系无稽之谈
  • 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成长?
  • 模拟驾驶走进中学课堂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