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考制度应该改也能够改
来源:新京报     2007-6-8 14:46:00
 
    高考制度的重要性、牵一发动全身的复杂性不能成为不改革的理由,而千百万青少年的幸福,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已经成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考制度恢复30年之际,对于过来人而言,主题是怀旧和纪念;但对于千百万仍然为“应试教育”所困的青少年,对于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变革的主题。 

  高考制度的重要性、复杂性不能成为不改革的理由 

  如同没有人要完全否定或取消高考制度,对于高考制度的局限性、弊病和负面价值,人们也具有很高的共识。例如,以记忆性知识和解题技巧为主的考试内容、高强度的应试训练,不仅损害了一代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一张考卷考所有人、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区分识别各不相同的人才,达致适才适所、因材施教。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学生选择高校权利的缺失,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不利于形成高校之间通过提高质量和改善服务来吸取优秀生源的竞争。公众对严酷的“应试教育”、中小学教育的畸形化深恶痛绝,要求变革教育的愿望十分强烈。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21%,供求关系已经极大地改善,应当更多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扩大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我们不但应该、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去改革陈旧落后的教育体制,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高考制度上连接高等学校制度,下影响中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指挥棒作用,是推进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将高考改革提到重要的议程,提速高考改革,可以说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近30年来,高考制度也进行过一些改革,如分省招生、考试科目的改革、网上录取等等,但应该说改革的内容较少、层次较浅,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看到,任何制度都是人设计出来的,没有什么制度是一成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高考制度的重要性、牵一发动全身的复杂性不能成为不改革的理由,而千百万青少年的幸福,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已经成为高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像GRE、SAT那样考学生的能力水平 

  一场理性、渐近的、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就高考制度改革而言,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考试制度(考什么、怎么考)和招生制度。简而言之,在考试制度方面,首先是考试内容改革,从目前的知识水平考试转向能力水平测试。 

  各国的入学水平测试,基本都是能力水平考试,如SAT和GRE,我国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也是能力水平考试。这一改变对中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二是考试科目多轨化。目前文科、理科两套考卷的分类,仍过于粗疏,可考虑设置文科、工科、理科、艺术等不同类别的考试,以及适用于研究型大学、普通高校和高职教育考生的不同考卷,以利于识别、选拔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 

  三是改变一考定终身,将高考由一次改为多次。为降低成本,可考虑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例如在休息三天之后)举行第二次考试,如同田径运动员在赛场上有不止一次试跳的机会。至于综合素质评价,由于目前的道德环境,不宜提到操作性的层面,可以进行长期的探索研究。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设想,一是通过增量改革和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渐均衡各地的录取率差距,改变“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的现实。二是矫正、改变重点高校招生本地化的现象。三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减少乃至取消某些高考加分的特殊政策,维护录取公平。四是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五是赋予学生选择高校的权利,学生可以平行地填报若干所高校,可以同时获得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从而由学生选择高校,等等。 

  上述的各种设想,都需要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设计和相应的配套措施,需要实验和试点,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考制度改革还有许多其它方面,仅就上述的这些内容,就不难看到高考制度具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和现实可行性。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关键是要启动,要行动,不能无限期地延误。
■相关链接  
  • 最好填写“服从调剂”
  • 商学院品牌维度缺失 新锐100重塑MBA精英形象
  • 后义务教育财政问题受关注
  • 湖北高等教育大众化 毛入学率达24.9%
  • 06年民办教育持续发展 民校达9.32万所
  • 复读班和民办高校 考场外派发宣传单
  • 向天再借50年——著名民办教育家丁祖诒的“四重境界”
  • 北京民办职校教师可申请“高级讲师”
  • 委员解析农民工子女教育:公益性民办校将诞生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