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商学院品牌维度缺失 新锐100重塑MBA精英形象
来源: 中国民营经济周刊     2007-6-8 14:51:00
 

“第三届中国MBA新锐100”评比结果将于2007年6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公布。在商学院排名、MBA成就等评比泛滥的今天,这一新锐评比似乎更耐人寻味,引来财经、商业媒体的纷纷关注。这是国内唯一一个面向在读MBA学员的评选活动,主办方中国MBAhome网执行副总裁李宏涛表示“我们更多的是想推出MBA学员品牌,重新塑造起MBA作为精英群体的形象”。

MBA学位“本科化”

高等教育低等化,遍地大学生失业,已经是社会的心病,考研也变成逼上梁山。MBA的蜕变就在眼前,“MBA”曾经是一个闪耀的光环,是高智商、高薪、企业年轻领导者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越来越多MBA输入社会,企业与社会对于MBA的诟病却逐渐增多,MBA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中国的MBA市场似乎呈现严重“过剩”的现状。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优秀管理者的需求日渐增加。一方面,中国逐渐宽松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另一方面,中国本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欠缺,对于优秀企业管理者的需求非常旺盛;另外,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国家一些垄断性行业开始转型,变革与重组也需求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人才。据相关部门提供数据,中国MBA年需求量将近3.74万。而中国商学院每年向社会输送近万名MBA,这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

如此,MBA市场出现尴尬的“相对过剩”现状,一方面需求强烈,另一方面产品“滞销”。这种相对过剩的状态让社会对于中国整个MBA生态圈产生质疑:中国商学院培养的MBA名不符实,优质MBA只是凤毛麟角。李宏涛不无感慨地说。

究其原因,中国商学院、企业以及MBA学员三方都难辞其咎。商学院所采用教材多为国外案例,对于转型期中国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缺少实战型分析,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真正实现与中国企业的对接;而国内企业在任用MBA的时候往往急功近利,认为MBA先进的管理才能是治病的“万能药”,缺乏给人才相应的包容环境;而MBA学员群体中也不乏购买光环和敲门砖的个人,破坏整个群体形象。

MBA市场需要双向沟通 从学员品牌到学院品牌

“在对众多商学院的访谈中,普遍认为商学院品牌中师资、硬件、文化等是最重要因素,但是很少人认为MBA学员本身也是品牌的一部分。”李宏涛表示,中国的MBA是应市场经济需求而产生,就是这一对中国企业市场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产业却恰恰缺乏市场化的运作。如同做企业,产品的品牌造就企业的品牌,而MBA学员本身正是商学院的“产品”。

■相关链接  
  • 后义务教育财政问题受关注
  • 湖北高等教育大众化 毛入学率达24.9%
  • 06年民办教育持续发展 民校达9.32万所
  • 复读班和民办高校 考场外派发宣传单
  • 向天再借50年——著名民办教育家丁祖诒的“四重境界”
  • 北京民办职校教师可申请“高级讲师”
  • 委员解析农民工子女教育:公益性民办校将诞生
  • 曝光民办学校招生猫腻 先低收费后乱收费
  • 广州曝光民办中小学招生猫腻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