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某高校一位年仅36岁的教授、博导日前因“肝癌晚期”与世长辞。据了解,该教授不仅担任行政职务,而且是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全系带学生最多的导师之一,这又是一起令人惋惜的高校教师因过度疲劳而致死的事件。
一直以来,大学教师的健康问题很少有人关注,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健康状况重视度不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很多教师除了是学术带头人之外,还要承担众多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的责任,能者多劳,学校领导们往往对他们予以重用,多布置任务给他们。繁重的工作让这些教学骨干身体疲惫,同时他们更要面对学历、职称这些激烈的社会竞争,就这样压力越来越大,健康问题就容易被忽视,一些身体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成为保证高教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教师自身也应该想方设法减轻压力,否则,长此下去,不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将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在未来引发巨大的人力资源危机。
笔者以为,社会、学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社会、家庭对教师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舆论更不能求全责备,要最大限度地减除教师们的后顾之忧;高校则应定期组织教师全面体检,构建宽松的环境,促进教师身心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