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教育观察:“婚姻报告”与大学的边界
来源:上海青年报     2005-8-10 7:47:00
 

  从9月1日起,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定删除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意味着大学生可以自由婚恋。随着“禁婚令”的解除,一系列婚后生活问题浮出水面,为此河南各高校正在加紧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其中郑州轻工学院拟订的“大学生结婚必须告知学校”措施引发了不小争议。(8月8日《中国青年报》)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当一个男性公民年满22岁、女性公民年满20周岁之时,他就自然获得了结婚权。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重要公民权利被挡在大学高墙之外,法律权威难抵部门规章,高校“禁婚令”实际是一个“小法”替代“大法”的典型样板。

  沿袭15年的“禁婚令”一朝解除,曾招来不少欢呼声,认为这是大学精神的回归。然而还有那么多教授级高校管理者放不下保姆式心态,坚决将下一代的事情管到底。要求大学生结婚必须告知学校,再次将大学职能无限化,使日渐明朗的大学边界重返模糊———除了一个个课堂和试验室,还要像月老一样手里缠满天下的姻缘红线,我们的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又有何不同呢?

  何谓大学边界,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博士邬大光有过一番妙论:在物理意义上,大学的边界就是校园的边界,就是那高高围墙所体现出的一种象征意义,它将大学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截然分开;在地理意义上,大学的边界就是地区的边界,它使得大学与民族国家、与所在地区息息相通不可分割;在心理意义上,大学的边界更多体现着文化与法治精神的边界,必须以“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恺撒的归恺撒”的态度,撕下过多过滥的实用主义标签,守护大学校园这个无形的学问之场和人类精神家园。刚放下那纸“禁婚令”,又要收取“婚姻报告”,大学的自治边界屡屡越过公民私权边界,管理权力如此过度扩张,过高的边际成本实际耗费了不少稀缺的大学资源,影响了大学对于学术及人文精神培育的专注。

  充分尊重大学生们的公民权利,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在不可不要的婚姻权与慎之又慎的在校结婚选择机会面前,作为精神导师的大学管理者有提醒引导下一代的义务,而没有审批把关的权力。笔者希望,借“禁婚令”废止的有利契机,各高校应认真反思“大学办社会”的落后方式,卸掉过多的额外附加职能,合理地收缩大学边界,让我们的大学更加纯粹一些,大学的功能释放得更彻底一点。

 

■相关链接  
  • 民办高校该如何定位就业难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有一种折腾叫"高考移民"
  • 海南高考移民状元不能上清华?学校称对考生不公平
  • 时评:“高考状元事件”拷问制度的合理性
  • 11年前断臂女孩 今年高考609分
  • 考研者说:一个“考研北漂”背后的酸甜苦辣
  • 内地高校谁有勇气拒录高考状元?
  • 贫困大学生拒绝过多捐款 “钱多了会堕落!”
  • 留学瑞典必读:瑞典印象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