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重点大学本地生比例过大 不应成为“地方名牌”
来源:光明日报     2005-7-28 12:55:00
 
      2005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总数3400人,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浙江大学招生计划3715人,本地生源比例达67.5%;中山大学本科招生7210人,广东本地生源占62.4%;武汉大学的湖北生源超过了50%;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了40%……《中国青年报》在报道这种现象时,将之称为全国重点大学“地方化”,本该“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全国名牌高校,很多正逐渐变成“聚本地生源而育之”的地方名牌高校。

    全国重点大学,无论是其享受的政策待遇、资金支持,还是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规模、学科力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都远胜于其他一般高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重点大学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位于经济较发达省份的重点大学为数较多,而且这些重点大学的实力和名气,也要强于西部省区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本地化”,在招生名额分配上过分向本地生源倾斜,由此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中西部一些重点大学很少甚至没有重点大学的省区,其考生考上重点大学难上加难,而东部一些重点大学“扎堆”的省市(如北京、上海)的考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机率则要高得多。这种巨大差别,是一种典型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也是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中西部省区的经济在整体上较为落后,基础教育力量较为薄弱,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的差距。这其实意味着,中西部省区的中小学生在分享公共教育资源方面,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合理的差距,他们分享了较少的公共教育资源。这本来就是一种不公平,如果重点大学在分配招生名额时继续“歧视”他们,就等于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如果全国重点大学都趋于“本地化”,那么教育不公平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而且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重点大学由于受到了所在地政府的支持,在招生名额分配中适当向本地生源倾斜,似乎可以理解,但是一些重点大学将过半的招生名额分配给本地生源,这无疑是一种极不正常、极不公平的现象,无论何种理由都难以让人相信这是一种公平的做法。毕竟,全国重点大学是全体国人的重点大学,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用的是全国纳税人的钱。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作为全国重点高校,理应为弥合社会不公平、缩小地区差异作出贡献。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全国重点高校,更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给业已突出的教育不公平推波助澜。

■相关链接  
  • 记录湖北大学校长吴传喜教授的赤子情怀
  •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
  • 解除“禁租令” 学生称大快人心教育厅担忧
  • 重点大学本地生比例过大 不应成为“地方名牌”
  • 大学生兼职的风险防范 高校应当有所作为
  • 漫漫自考生考研心路历程
  • 从专科到本科到考研我的不平凡的路
  • 选择的道路需要有激情相伴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