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到处是一派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景象,2007年高考如期而至了。年复一年的高考,已成为举国上下亿万百姓关注的大事之一。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整整30周年,作为恢复高考制度的见证人、参与者和受益者,笔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977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心目中,永远值得纪念。那年的金秋时节,党中央作出了一个令中国人振奋的决定——恢复高考制度。这一大快人心的好消息顿时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乃至世界各地。就在那年的岁末,作为一名1975年毕业的高中生,笔者有幸参加了那次特殊的高考。我们这批莘莘学子,当时大都是离开学校数年的工人、农民和知青,在一无辅导教师、二无复习资料的艰苦条件下,凭着当年在学校打下的学业基础,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和求知渴望,积极报名参加高考,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77年的冬天特别寒冷,雪下得特别大,但人们的心里却暖意融融。我和许多参加高考的同学一样,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夹杂着忐忑不安。转眼到了冰雪消融的新春时节,和煦的春风送来了喜讯:我被山东医学院医学系录取。
当我们这些来自各地的学子们,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的时候,是多么兴奋和激动啊!经历了十年浩劫,我们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更懂得“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道理。在五年的大学生活中,同学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学习,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的休息,经常看到同学们晚餐后带着一壶开水、一个馒头去了自习室,一个个不眠之夜就在这紧张的读书学习中度过。
那时,我们衣服脏了没有时间洗,女生不梳妆打扮,男生更是不修边幅,头发长了没有时间理、胡子没有时间剃,我们不是不爱美,只是没有时间去装扮自己。那时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总是座无虚席,有的同学为了能在图书馆占到一个位子,常常顾不上吃饭,下了课就从教室直奔图书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尽管那时的我们在今天看来都是“大龄青年”,但当时没有时间谈情说爱。强烈的求知欲、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我们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用来学习,常常感到自己在与时间赛跑。
在五年的大学生活中,尽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别很大,但没有一个同学比吃讲穿,只比谁看的书多、谁的知识面广、谁的学习成绩好。尽管当时各地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还比较艰苦,条件相对简陋,与现在各地高校无法相比,但我们努力学习的风气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却得到了学校领导、所有任课教师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正是当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奋发进取,使我们每一位学生毕业时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我们这一届学生有幸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第一次毕业统一考试,取得了全国第四名、部属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十年前,我们曾是英姿勃发、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现在都已步入天命之年。三十年来,从77级学子方队当中,走出了大批教学科研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走出了国内外各个领域的著名专家和一流学者,还有更多的同学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默默无闻地为守护人民的健康而忘我地工作。岁月荏苒,无论在什么岗位,同学们依旧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依旧保留了学生时代养成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岁月如白驹过隙,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年?回想三十年来我们走过的路,有成功也有坎坷,但我们获得更多的还是幸福和欣慰。因为这三十年,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的三十年,是新中国全面腾飞的三十年,是我们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三十年,也是我们77级学子生命中最美好的三十年!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我国的教育科技、军事国防和国民经济等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它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77,永远值得77级的学子们纪念,永远值得中国人纪念。(荣文:1977年考入山东医学院医学系,现为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