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张芽芽)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30年,同30年前不同,今年的千万考生走进考场前,都签署了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这是中国青年诚信为人的一份承诺。
这份承诺书的内容包括:考生参加高考须知晓和遵守的考试有关规定和各项考试纪律,以及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2004年起,中国各地开始推行承诺书,当年全国逾700万考生第一次签下自己的名字,许下诚信考试的诺言。
“高考进行这么多年,作弊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安徽省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邵老师说。写满小抄的纸条是早已有之的作弊手段,手机短信、无线耳机、作弊手表等科技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净化高考考试环境,确保公平考试、保护考生的权益,中国教育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方面努力,考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就是其中一项措施。
邵老师说,对诚实的学生来说,有没有承诺书都一样,而对“有些其他想法的考生”,承诺书起到了提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诚信考试。
北京印刷学院的三年级学生王一袆2004年参加高考,是中国第一批签署承诺书的考生中的一员。此前参加体育会考、期末考试等重要考试的时候,她已签署过几次承诺书,高考承诺书对她而言,“没有什么新鲜感”。
“但是还是感觉不一样”,王一袆补充说,“参加高考时我18岁,18岁是成年的开始,这份承诺书仿佛是个信号,显示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要一诺千金,诚信为人,并且勇于承担责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生承认,签署承诺书打消了他“带小纸条进高考考场的念头”。
但也有教育工作者指出,承诺书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药”。邵老师说,承诺书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但是严肃考风考纪的举措,也不能放松。
北京市一所市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李老师认为:“承诺书应该签,它能帮助青少年树立诚信意识,但它更多的是一种事先提示,关键是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诚信培养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