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200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的高峰时期,几十万名考生在为自己的研究生梦做最后的拼搏。那么在读的研究生过得如何呢?日前,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党委发布了该校研究生联合会所作的2004级硕士研究生生活状态报告。报告对该校2004级硕士研究生的经济来源、学习状况、压力来源、生活规划、自我满意度、自我认同感和就业信心等焦点问题进行了调研。
结果令人惊讶,有76%的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生阶段没有进行规划,有将近一半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实际生活比期待的要差得多。
据介绍,本次调查面向上海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发放问卷215份,收回问卷203份,回收率94.4%。其中男生55.2%,女生占44.8%,覆盖上海大学各个专业。
到了二年级很多研究生不知道该干什么
当问到读研以来是否有生活规划时,只有24%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有非常明确的规划,76%没有进行规划,其中48.5%想过但是没有具体规划,13.7%认为自己是跟着感觉走。
“二年级没什么课了,很多的同学都不知道干什么。”一位研三的同学这样说。
调查显示,50.2%的硕士研究生经常上图书馆,40.9%偶尔去,6.9%基本不去,2%的硕士研究生从来不去图书馆。
87.2%的硕士生表示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选择报刊的占5.4%,广播占3.4%。8.9%的硕士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9小时左右。同时,52.2%的硕士生主要休闲方式是上网和朋友聊天。只有4.9%的硕士研究生对专业课的上课情况感到非常满意。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很多同学静不下心来,干扰因素太多。”现在读研二的小罗曾经工作过5年,他说:“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规划,一是没有规划的意识,跟着感觉走。更为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读本科时,面对就业压力,选择考研,但是,考上之后怎么读,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目标在哪里,对这些问题部分硕士研究生并不是非常清楚,由此导致定位不准确,就是从上课到兼职,再找工作,这是硕士生3年生活的普遍模式。”谈到这些问题,他有些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