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沪语培训班昨天开始了第一天报名,设在闵行区图书馆的咨询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报名者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还包括不少外来“白领一族”。
记者在现场看到,报名者的年纪跨度很大,其中年轻人平均教育水平都在大专以上,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到上海来生活的。38岁的高彤来自青岛,她带着5岁的小女儿徐畅一起来上课。“平时我们单位办公室的同事都说上海话,而我只会听、不会说,感情上有点生疏。”她告诉记者,孩子在上幼儿园,身边都是上海的小朋友,所以也想让她早点学会方言,能更快地融入到上海小朋友中间。另外,高女士还提出建议,“一个小时的培训时间太少,应该更多一些。”
“我们特意邀请著名的沪语播音员担任授课老师,主要为了帮助一些‘新上海人’尽快扫除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融入到我们的大家庭里来。为了降低门槛,因此全部免费。”
培训班的范老师说。作为国家一级播音员、该沪语培训班的老师陈全娣表示,目前上海的导入人口较多,本土语言在交流中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是上海本地的年轻人中会说一口纯正沪语的也不多,社会需求大。
对此,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的孙晓先表示,目前沪语是强势地方语言,这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上海话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消亡的,我们可以把一些老式的沪语,比如沪剧等录音保留下来,作为语言变化发展的研究,尊重语言发展的规律。但也有必要提倡,在公开场合,应该讲普通话,这是对外来人的一种尊重,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