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年,是新生实现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的关键期,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河南大学依据自身特色,利用浓厚的文化沉淀,为新生们精心烹制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盛宴”。
9月15、16日晚,河南大学2005级大一新生齐聚在大礼堂内,人民音乐家马可作品演唱会在这里隆重举行,马可先生的经典作品《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夫妻识字》、《南泥湾》等一一登上舞台。当得知马可曾在河大化学系学习,为该校校友时,大家激动不已,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演唱会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为新生们献上了第一道“文化大餐”,这也是河大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
接下来,河大新生入学教育的精品节目——观看校史剧《久歌》,参观校史馆,也依次与新生见面。2002年9月,河大迎来了九十华诞,该校境界剧社于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反映河大办学历史的话剧,演出后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肯定。为此,从2003年开始,该校将观看校史剧《久歌》定为了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必须部分。《久歌》全剧历时70多分钟,展示了河大创建的历史背景及其在艰苦岁月里辗转鸡公山、镇平、潭头等地迁徙办学的经历,表现了河大坚持办学的百折不挠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那战火硝烟里的爱国激情,那艰苦岁月里不折不挠的办学精神,那催人泪下的一幕幕历史再现深深地感动和震撼着着新入校的河大学子,不少人早已是热泪盈眶。 而校史馆里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大家仿佛真切地触摸到了河大艰难发展的历史足迹。
05级新生刘星星高考时以几分之差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来河大时,他不仅感到十分委屈,甚至还一度有过回去再复读一年的念头。但经过观看《久歌》、参观校史馆,了解到河大的历史后,他的观念转变了,“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没有让办学中断,反而让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这应该便是生生不息的河大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他说虽然没能走进自己梦想中的象牙塔,但他不后悔,并感到十分幸运能走进河大这样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学府。
如果说,校史剧、校史馆教会新生懂得爱国荣校的话,那么河大校园内一个个饱含文化底蕴的活动则让新生们深深爱上了河大园,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大学生活里面。周末文化广场、校园歌手大赛、社团文化节、校园诗歌文化节及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还有校园广播站每天上、中、下午的播音,让新生们迎接不暇,也让他们体会到了一种的家的温馨。
“若将河大“文化节”的时间累计起来,每年超过了6个月。也就是说,在河南大学,平均每两天中就有一天在过‘文化节’”,河大团委一名老师介绍说,这样新生来到河大就仿佛走进了一个“文化罐”。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开设了一系列辅导讲座,涉及到大学生安全,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及素质拓展登各个方面”,河大学生处副处长赵志华告诉记者,学校将邀请专家学者对新生进行辅导,使他们尽快地实现角色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