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市场化功利化庸俗化 大学教育办得“非常成功”
来源:东方早报      2005-8-16 11:30:00
 

  世界著名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14日在乌鲁木齐表示:“从教育年轻人的角度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对社会贡献非常大。”

  贡献大不等于成功

  中国的大学教育对社会贡献很大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大学教育聚集了那么多的精英,耗费了那么多的财力。需要追问的是这种贡献是否足够,但没有数据支持,也无法判断。

  那么贡献大是否就等于成功了呢?

  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人”的标准是首位的。而培养“人”的标准是什么,见仁见智,但是有两点是最基本的。一是学习的动机和目标,现在大家都忙着考研究生,但很大程度上是考试的动机和目标,而非学习的动机和目标。等考上研究生后,就重回到无聊茫然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大学教育,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学习无聊,如果是这样,那么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二是对社会的关注和关心,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相当的责任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这是我国传统的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而现在,大学生基本不说自己是知识分子,弥漫得更多的是功利、迷茫。

  大学让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心态,体会个人的价值、学习的价值,从书本中回归到生活中……以此观察现在的大学,就知道它是否“非常成功”了。福建省福州市杨绍福想起了钱学森的忠言

  杨振宁先生的这套“成功论”不由让人想起了最近钱学森先生的一番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两位学术界、教育界的泰斗得出一正一反、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应该说,钱老的直言是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一种毫不留情的否定。他直指高等教育体制的要害:缺乏创新。在笔者看来,这种否定是一种发人深省的忠告和警醒,体现了钱老对大学教育模式的担忧。本以为“忠言逆耳”,没有多少人能够听得进钱老的逆耳忠告。然而,据搜狐网的民意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的2418名网民中,只有2.48%的网民支持杨振宁先生的观点。而且,杨振宁先生的“成功论”遭到了网民们的轮番“炮轰”。

  杨振宁先生的这番“好话”远没有钱老那种直指痛处的“忠言”让人觉得舒心顺耳,又让人为之击节叫好。毕竟,当前的大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谁都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中国政法大学江厚良不要误读了“非常成功”

  市场化、功利化、庸俗化、官僚化……当前大学教育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众人早已耳熟能详,加之钱学森先生最近对高等教育的抨击,以及温家宝坦言:“我们的教育还有些缺陷。”难道这些内容杨振宁真的一无所知?是因为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确如某些网友说的那样“老糊涂了”?

  我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这么多年,问题肯定是有的,但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不是“很成功”就是“很失败”的命题中,公众很容易抓住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而本能地抵触“成功”这样的字眼。于是,当杨振宁的“很成功”被放置在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后,立刻就突破了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招来了潮水般的攻击。

  两位学界泰斗,一个大加鞭挞,一个呵护有加。方法虽然各异,但他们为了教育发展殚精竭虑的良苦用心却是一致的。但也正因为方法上的差异,使得他们两人一个成了公众大加赞赏的对象,另一个却成了众人竞相诋毁的目标。此情此景,耐人寻味。河南省安阳市赵志疆谁将从这番话受害、获益

  杨振宁先生称,办大学有三个目的:教育年轻人,做尖端的研究和为社会服务。只有把这三方面考虑到一起,大学的本科教育才能是成功的。

  笔者认为,大学成不成功,办学目的是一个考量因素,社会成本也是一个考量因素。大学学费过高,应该是整个社会都达成共识的。近日就有统计资料显示,即便是非贫困县的农民也要其费10年不吃不喝的功夫来培养一个大学生。农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也算大学成功了吗?至于屡见不鲜的“学费杀人”问题,也不应是“大学成功”的注脚吧?

  再有,作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他,可以掰着指头算算,中国大学教育成就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几个称得上是大师级人物?不能“生产”大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也能算成功?

  杨振宁先生的这番话显然与其得到的社会尊重和权威并不相称,专家们远不必以“死”之类的“行为艺术”来争取一点点话语权。而这番话肯定会有很多人击掌相庆,也肯定会有更多的人继续以残酷的“行为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愤懑,抗议为穷人踏入“成功”的大学设置的高到必须“死”的门槛。

 

■相关链接  
  • 11岁贫寒少年跻身全国业余少年乒乓球总决赛
  • 市场化功利化庸俗化 大学教育办得“非常成功”
  • 软件业近期两类人才需求较多
  • 中美韩打造五类游戏人才
  • 应届毕业生如何寻找就业的捷径
  • 杭州:印度软件巨头带来4000就业机会
  • 中国医师人力资源存在四大问题
  • 8月:招聘少 求职的不多 成功率高
  • 专业统计:京沪穗三大标识城市职场现象面面观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