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优秀学子倾其所有
大学教授十年自设奖学金
2006年的股市怎样,大连海事大学教授陈小柱十分关心,他希望在以后的一年里股市能有牛市,他好多挣些钱,因为他为鼓励学子,自己掏钱在学校里设立了奖学金,至今已有10年。今年7月11日,陈小柱拿出27800元奖给2005年海事大学在全市高校高数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子。拿出这27800元之后,陈小柱几乎囊空如洗,没有多少钱了。
1
为鼓励学子,自己掏钱设奖学金
陈小柱出生在湖北省黄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供销社的职员,母亲是一家工厂的工人,他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妹妹。1982年,17岁的陈小柱考入湖北师范学院,4年后,他又考上了大连海事大学的研究生,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海大任教。
在任教的过程中,让陈小柱不安的是,他面对的却是整个院系学生数学成绩的集体滑坡。海大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航海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学生中有许多人将来要做航海家。作为周游世界的航海家,没有扎实的航海知识是不行的,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航海知识每一步都离不开高等数学知识。
怎样激发学生学高数的拼劲呢?陈小柱了解到,海大生源中有很多是边远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不可以拿出点钱,奖励那些每年在大学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子呢?
1996年1月6日,陈小柱拿上1000元钱到数学教研室,把这1000元钱交到教研室主任张运杰手里说:“我想用它奖励今年数学竞赛中我校成绩最好的学生,用来鼓励学生学高数。”当天,张运杰主任就把陈小柱拿钱奖励在数学竞赛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一事写了个喜报,贴在了海大东山校区路口的宣传栏里。
2
善举一出引来众多争议
陈小柱自己拿钱奖励学生一事马上在海大引起震动!许多老师不理解他的行为。有一天,一个平时关系很好的老教授对他说:“小柱,你要把精力用在教学和研究上,你这样拿钱出来,不但自己损失钱,还要承担流言蜚语,不值得呀!”
陈小柱料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别人说三道四,可他不在乎,他在意的是学生对他拿钱奖励学子一事怎么反映。有一天,陈小柱在学校餐厅吃饭,几个学生端着饭坐在他对面,其中一个学生激动地对他说:“陈老师,我们原来以为捐钱的是一个大款,没想到是一个老师,我为有你这样对教育赤诚的老师感到骄傲,我代表全体大学生感谢你,就冲着你这一片心,我们也要学好高数。”
那天夜里,陈小柱激动得一宿没睡好觉。
陈小柱拿钱奖励学生一事当年就见效了。当年7月,海大学生参加大连市高校高等数学竞赛,在10多所参赛的大学中脱颖而出,首次获得团体冠军。第二年,海大学子又在高校高数竞赛中获得了冠军,而且个人冠军也产生在海大。
为了庆祝,海大教务处在基础教学楼的阶梯教室搞了一次颁奖仪式,40多名参加了全市高校数学竞赛的学生参加了颁奖仪式。陈小柱也参加了这次颁奖仪式,这次,他拿出2000元钱,亲手把2000元奖金发到获得全市数学竞赛冠军的女学生杨红手里。
陈小柱永远忘不了杨红接过信封时那感激的眼神。事后,陈小柱知道了,杨红是来自湖北边远山区的一个苦孩子。
3
不富裕的家庭拥有富裕的精神
陈小柱1992年结婚,1993年有了女儿,陈小柱的妻子是一家产品质量检验所的一般工作人员。陈小柱的父母一直在老家黄石,岳父岳母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普通老师,都已退休了。有着这样家庭背景的陈小柱一直不富裕。
1998年年初,当陈小柱决定再拿出5000元奖励当年高数竞赛前几名的学生时,陈小柱的家人不同意了。当时,陈小柱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拿出1000至2000元差不多就是陈小柱半年的工资了,拿出5000元,对于当时的陈家该是多大的一笔数目啊!陈小柱的妻子和岳父岳母都劝他说:“小柱,做事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你已连续两年拿钱了,学生学高数的劲也鼓起来了,你该停止了,咱又不是大款,你也得过日子呀!”
看着一直生活得很简朴的妻子和女儿,陈小柱也犹豫了。可是,看到大一新生们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陈小柱还是忍不住要拿钱了。
他问自己:大一新生们都知道陈小柱老师每年都会拿钱奖励他们中高数学得最好的学生,他前两年给他们的学哥学姐们拿了,不给新生拿,对新生公平吗?陈小柱又问自己:人的欲望有多大?如果一个人等到自己所有的愿望都满足了再去帮助别人,那他的一生就永远不会帮助别人了,因为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其实钱再多也是不够用的,人应该在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基本满足了生活的需求后,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想通了这一切后,陈小柱还是把5000元钱交到系里,并对系领导说他要正式设一个奖学金,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额的钱来奖励学生。他对妻子和女儿说:“你们放心,我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我的工资全部交给家里,用于生活,另外,我还要想办法挣钱,我不能让你们和我的父母,岳父岳母缺了钱。” 4
四处找活给奖学金“输血”
此后,陈小柱给自己加了许多工作,他开始涉足股票,开始炒股,同时,陈小柱还开始了自己写书,同别人合作写书。几年下来,他写了《高等数学习题全解》等7本书,他的每一本书都是畅销书。8%的版税成了陈小柱坚挺的经济支柱。
陈小柱在做着这些的同时,在教学上他也拼了。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高数水平,他主动去给学生答疑,每天中午或晚上,他到阶梯教室主动找学生谈高数,发现问题就当场解决,不管是否他班上的学生,只要是学高数的,有问他必答。后来,学子们都知道在阶梯教室有一个设了奖学金、等候给学生答疑的陈老师,找他答疑的学生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
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使陈小柱早生华发。1999年,仅33岁的他头发就全白了。可他的劳动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海大的学生从1996年开始到2002年连续获得大连市高校高数竞赛6连冠。
在每年固定拿出奖学金的同时,从1998年起,陈小柱又许下诺言:凡是他教过的学生,若干年后,考研考得好的,他一次性给予奖励。从2002年起,他连续3年另外拿出钱来奖考研考得最好的学生。2002年拿出6000元,2003年拿出8000元,2004年拿出10000元。
陈小柱的事迹很快在大连市高校中传开了,鉴于他设立的奖学金在学生中的影响,虽然他的奖学金数额比较小,但2004年,海大还是把他的奖学金同校内其他23个奖学金列在了一起。
5
昔日学子纷纷踊跃捐钱
拿钱出来奖励学子10年,加上之前的7年,陈小柱当教师已经17年了,也可以说得上桃李满天下了。他教的学生中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首次航海600周年纪念日,大连市及海大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仪式,在这个仪式上,陈小柱拿出27800元奖给了2005年海大在全市高校高数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子。拿出这27800元之后,陈小柱几乎囊空如洗,没有多少钱了。早在两年前,大连媒体报道了陈小柱和他的奖学金一事后,就有不少企业找到陈小柱想资助他这个奖学金,做他这个奖学金的后援,但陈小柱婉言谢绝了。
2002年7月,陈小柱教的第一届(1988届)学生回校搞毕业10周年聚会,陈小柱作为教师代表被学生们请去出席了学生们的聚会,这些学生毕业10年,都事业有成了。在那次聚会上,昔日的海大学子,深深感到郑和的伟大,因此纷纷踊跃捐钱,那次,陈小柱作为教师捐了两千多元,学子们捐的钱就多得多了,有的学子一人就捐了10万元。
那次学生聚会之后,陈小柱就把他的奖学金壮大的希望寄托在从海大毕业走向社会的学子们身上,他尤其希望海大1995级的学子回来支援他的奖学金,因为,他的奖学金受益者是从1995级学子开始的。
6
期待学子反哺母校成时尚
陈小柱认为,一个人成不成材,重要的是看他(她)能否反哺。子女长大成人,挣的第一笔钱用来给养育他(她)的父母买东西,视为成材,学子走出校园后,有能力了,能反哺母校是一个学校的幸事,也是一个民族的幸事。一个人走出校门后能否反哺母校不单纯是支援母校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一个人思想情操的问题。
陈小柱觉得和谐的社会的营造首先要营造爱心,一个大款即使再有钱,他请全国人每人喝一杯水可以,请喝第二杯水时,这个大款肯定成穷光蛋了。爱心需要整个社会中的人去营造,当所有过上小康生活的人每人都拿出一点回报社会,那这个社会肯定是和谐的、充满爱心的。
为了实现学子对他的奖学金的反哺,陈小柱已将学子反哺壮大奖学金一事写进了《陈小柱奖学金实施细则》,并向走出校门的学子们发出了请他们反哺的信息,陈小柱在等待着。
现在,陈小柱又开始忙着挣2006年奖给海大在高数竞赛中成绩优异的学子们的钱了。他的股权证上还有9000元钱,他希望在以后的一年里股市能有牛市,他好多为学子们挣些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