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校表态的姿态和形式很重要
来源:红网     2005-10-13 10:05:00
 

  继报道了华南师范大学出台新校规“大学生非法同居、做第三者要受处分”后,记者追踪采访广州众多高校获悉,今年9月开学以来,广州高校纷纷出台了新的学生管理规定,不道德性行为均被堂而皇之地写入了学生法规加以禁止。(详见10月12日《信息时报》A08版报道)

  一方面是高校强势、高压姿态将相关规则写入新校规,另一方面是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发表意见“高校新规无可厚非”、“约束性道德没有不妥”,还有就是网友们利用互联网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笔者注意到,尽管各方对新校规妥当与否进行了激烈争辩,但无论是支持方还是反对方,基本上都认同“在校大学生非法同居、做第三者是有悖道德的事情”;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并不缺乏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


  我们承认,高校拥有制定各项行政规章对学生加强监管的权利,不过更需清醒认识到的是:规章并不是为了制定而制定、不是让其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其在实践中收到实效。毋庸讳言,出台此类新校规,高校是出于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但是高校应该注意表态的姿态和形式,这相当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丝毫不亚于高校所表态的内容。


  高校出台一个惩罚性的规则易如反掌,但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拥有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念恐怕就艰难得多:教会学生分辨是非很难,让有是非观念的学生拥有理性抉择的能力就更难。一开始就强势介入、高压管制,满足于对学生事后惩罚式的管理监督,高校无疑有推卸责任、避重就轻的“懒政”之嫌,甚至可以说高校忽略了自己教化、培育学生的基本职能。因此,高校对学生道德层面的行为实施行政干预的简单做法,笔者认为能够“立竿见影”的可能性并不大。


  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经将“婚育权”还给了大学生,也废除了“道德败坏要开除学籍”的规定,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进步。事实证明,这种法令层面的“制度性开放”并未导致大学生“婚育潮”,并没有出现有人预料中的“洪水猛兽”,“堵不如疏”在现实中发挥了良好的功效。这是一种“善政”思维,值得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和借鉴。


  暂且不论某些高校出台的新校规有无与教育部出台的“上位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发生抵触,仅从目前为数不少的反对和质疑声来看,出台新校规的高校就应该深刻反思:是不是出台相关规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过于草率?是不是没有让与规则密切相关的学生参与进来充分讨论?是不是轻视了规定在现实中的可执行性?……换而言之,高校注意了自己表态的姿态和形式吗?

■相关链接  
  • 自考冲刺复习 考试必胜技巧大揭密
  • 高校表态的姿态和形式很重要
  • 教育部研究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 “三理”教育:高认识创新方法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 北京教育考试院致广大成考考生的公开信
  • 学校食堂不合格 谁为学生健康负责
  • 月底检查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体罚学生列入检查范围
  • 南京首现糖尿病培训学校
  • 印刷等技工学校成为高考落榜生新出路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