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国少工委举办的“魔力心愿卡”征集活动中,数以万计的少先队员们把自己的心愿放飞到首都北京,他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了这样的愿望:给我们一个轻松的童年。无独有偶,新华网又报道:调查发现,我国有7成中小学生因“作业太多”、“学校要求到校时间早”、“校外学习”、“家教补习”等原因,造成睡眠不足。
记得多年以前,有关部门就已经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学校给中小学生减轻负担,为什么到现在孩子们还这么累?原因可谓众所周知:尽管国家早在1993年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但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至今“高烧不退”,考试成绩依然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左右着老师的晋升和饭碗!可以断言:“应试教育”不除,学生负担难减!
实践证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存在严重弊端。杭大庆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两份预言和诺贝尔奖获得者43:0》的文章———1979年6月,我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访问团回国后写了一份报告: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品德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看来,让地球掉个个儿易如反掌。学校和学生重音体美,轻数理化。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在教室里如逛街一般。报告结论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超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回去后也写了一份报告,真实地描绘了我国初级教育的现状,并得出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然而,25年过去了,“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制度培育出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笔者在想,“应试教育”真的是不可攻克的顽疾吗?何时才能把“轻松的童年”还给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