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单程2元,往返4元;地铁换乘票价8元;中国科技馆学生票20元;午餐预算30元……”这份详尽的出行预算表,出自一名三年级学生乐乐之手。而在不久前,他还是个对数学充满畏难情绪的孩子,如今却成了善于规划、精打细算的“小达人”。
今年暑假,学而思网校推出“生活中的数学家”活动,号召各地孩子“用100元玩转一城”。这一活动不仅让小朋友在生活开始“算账”,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而且通过拍摄当地美食、景点和打卡路线有效推广了自己家乡的文旅特色。此次活动覆盖了全国一百多座城市,吸引了超过数百个小朋友参与并发布视频。活动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110万,收获了近6万个爱心、3万多次点赞和近2万次分享,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发现生活中数学的热潮。

北京、武汉、岳阳、济南、沧州、哈尔滨……小朋友们用100元玩转的足迹覆盖大江南北。像乐乐的视频发布后,不仅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在互联网上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和赞赏。他不仅化身城市推广大使,还将书本知识用于生活实际,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次成功的体验,让乐乐变得更加乐观自信,也开始真正喜欢上数学。他相信自己是“可以学好数学的”,甚至是“善于用数学的”。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数学不是书本上枯燥的数字和符号,而是生活中非常有用的工具。这种转变也影响了他的性格,如今在小组讨论中,他更愿意主动分享想法,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这场活动的灵感来源于《学而思新数学》背后的理念之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传统数学学习中,部分孩子常陷入 “死记公式、机械计算” 的困境,认为数学与日常生活距离甚远,难以提起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数学,恰恰为孩子们搭建了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平台,激发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兴趣。
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学习者,而是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 “生活数学家”。他们从日常场景出发,运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无论是规划一次出行的交通预算,还是计算购物时的优惠折扣,都让数学真正 “落地”,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雪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