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广播响起,孩子们有条不紊地组织晨读。清脆的读书声,挺拔的坐姿,让王亚利老师欣慰不已。两年的朝夕相处,让王老师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良师益友。王老师望着孩子们可爱认真的面庞,不禁想起自己踏进教育事业时立下的初心:愿做春泥,愿尽教育之责。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王老师自幼学习勤勉,是乡邻们眼中“踏实上进”的榜样。她在完成小学教育专业学习后,考取小学教师资格证,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21岁时,她回到家乡回龙寺镇中心小学担任语文教师,6年后成为新宁县芙蓉学校教师。她在2025年县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得全县一等奖,所写论文、教学案例多次获得省级一、二等奖。如今,她已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了8个春秋。

回龙寺镇中心小学坐落于一个小镇上,临近夫夷江,仅有一栋简单的教学楼,王老师刚刚任教时,黑板是油漆刷在墙上的,木桌子坐上去吱呀吱呀响。因为食堂场地有限,孩子们只能在自己教室外面走廊就餐。楼下的石子跑道是孩子们最喜欢游戏的地方。学校的整体面貌十分朴素。刚刚大学毕业的王老师面对这样的教育环境,感到惊讶。
2023年,因家庭原因,王老师来到新宁县芙蓉学校。每天7点起床,步行20分钟,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晨读、3节正课、1节课后服务,课程安排紧凑充实。顶着第一缕阳光迈进教室,在放学后看到所有同学安全离校后,王老师才安心回家。虽然在学校工作时间长,但是想起每个孩子都肩负家庭和国家的未来,王老师又感觉到工作充满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王老师承担着更为繁重的工作。除常规教学外,她还需担任语文年级组长工作。为平衡这项工作与教学,她即使经常会与同事调课、补课,也会全力保障所带班级的教学进度。

在王老师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孩子让她印象格外深刻。晓鹏家住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每日往返需1小时。父亲残疾,母亲改嫁,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王老师发现晓鹏经常欠家庭作业,课后立即到他家家访,并叮嘱他“有困难,一定找老师”,一定要在困难中生出向上的勇气。这样的关怀鼓舞不止一次,王老师始终用行动温暖着晓鹏的心灵。晓鹏在王老师的鼓励下越来越自信,进步明显。
王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日常教学中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并尽可能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为促进全方面管理,她积极协同、参与任课老师及家长的沟通,统筹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通过多方联动,齐心协力,王老师任教的班级各方面成绩优异。
萤火虽弱,辉光可映苍穹;落红之心,滋养参天栋梁。王老师将始终如一地坚守,用诚挚的初心,在寻常处铸就育人的温度,谱写成长的温暖诗篇。王老师坚信今日默默耕耘的种子,明日终将长成支撑天地的脊梁。当春风拂过原野,必将涌动蓬勃的生机!
(新宁县芙蓉学校、供稿人:岳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