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最新活动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三下乡”实践活动——边疆沃土绘新卷,青春实践探振兴
来源:     2025-8-27 18:13:00
 

为探寻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挖掘延边多元产业融合的内生动力,8月下旬,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延吉特色村落,开展实地调研。同学们以青春视角解读延边乡村“文旅赋能、红色铸魂、农业筑基”的振兴密码,为这片边疆沃土的发展注入青年智慧。

在延吉春兴村,团队首先走访了旅游服务中心,初步了解村庄发展概况。随后,沿途参观村内特色古俗建筑,无论是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还是点缀于屋檐间的民俗饰品都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队员们与村民亲切交流,从饮食文化传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等角度,深入探析“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切身感受特色民俗资源如何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以及文旅产业在促进村民增收和村庄整体焕新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走进太兴村,团队一行来到中共东满特委红色历史展陈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陈与逼真的场景复原,系统学习了东满地区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在旗帜广场,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深刻体悟革命先辈扎根边疆、英勇奋斗的红色精神。团队还考察了村内的特色民宿,发现这些民宿不仅是游客体验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景,同时也成为弘扬红色革命传统的关键平台,实现了红色教育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

最后,团队抵达光东村稻田片区。无边稻田如碧绿绸缎般铺展于广袤边疆,生机盎然。在接待人员的引导下,队员们走上田埂,深入田间,详细了解水稻品种、绿色种植技术和产销模式,重点调研“稻旅融合”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稻田低空缆车、小火车等旅游项目对游客的吸引作用,以及优质稻米产业链的延伸路径。通过实地走访,团队清晰看到光东村以高品质水稻种植为基础,不仅保障了“米袋子”,更通过农旅融合将“稻田”变“景点”,走出一条“稳粮增收、农旅互促”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此次延边之行,春兴村的民俗文旅、太兴村的红色赋能、光东村的绿色农业,共同勾勒出延边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振兴图景。今后,政法学子将继续聚焦边疆乡村的发展需求,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专业之力助力延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边疆沃土上书写绚烂的青春篇章。(  通讯员 修晓臻 )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