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比赛由中学生ETS大会委员会主办,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上海大学承办。
据介绍,中学生ETS大会是一项公益性活动,旨在为学生的课题研究、探索思考、创新思维提供展示分享与交流互动的平台,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如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大会分为校级大会、省级大会、全国大会三部分,每年举办一届。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学生ETS大会委员会委员陆逊告诉第一教育,大会以“非选优”为重要原则,评的并不是谁的课题更“高大上”,而是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多元素养。
大会的活动设计颇具巧思:校级会由各校学生自行组织、自定评比规则;省级会以小组比拼形式进行,学生汇报自己的创新课题获得评分,加总所有组员的分数后形成小组分,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晋级名单,此举旨在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表现,还要帮助身边的小伙伴,带领整个团队共同进步。
为尽可能让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交流互动,主办方运用算法模型进行学生分组,“一个小组里的学生,可能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是高中生,有的是初中生,有男生,有女生……”陆逊介绍道。
今年,来自内蒙古、贵州、山东等省份的168名学生晋级来到上海参与全国大会,以小组为单位“从0到1”提出全新的课题,并作开题报告。
事实上,全国大会关注的也不仅是课题本身,大会设置有城市拓展、课题准备、协同写作、我推荐(介绍团队伙伴及其省级大会课题)、课题再现、开题报告、Vlog拍摄与呈现等多个环节,培养学生多元素养。观察员全程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评价。
参会学生杨雅萱告诉第一教育:“很开心参加这次活动,我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很荣幸能够接受各位观察员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观察员由教师、社会人士与学生共同组成。七宝中学的余诗玥担任学生观察员,她表示:“能够欣赏来自全国的同学们的课题,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我也希望能够从中取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潘科亦同样担任学生观察员,他谈道:“我本身不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希望可以来这里开开眼界,同时锻炼一下说话的艺术,认识更多朋友,也了解他们奇特的创新思路。”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学生ETS大会委员会名誉主席尹后庆来到了全国大会开幕式现场。在致辞中,他强调,教育不应仅限于书本知识,而应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理解知识的社会价值。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李国娟在致辞中为参会学生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我,大胆地去探索,思考和分享,发现开放、独立、自信的自己。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代表活动承办方致辞。他表示,中学生ETS大会以“探索、思考、分享”为核心理念,为青少年搭建开放、包容、协作的学习交流平台,与上海大学“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高度契合。
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朱越作为校长代表发言。她谈到,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知识单向灌输的壁垒,使学习从被动接受升华为充满探索火花的主动求索,也让教师也从真理的“权威讲解者”转型为智慧的“协作勘探者”。
据悉,中学生ETS大会迄今已累计举办校级大会超300场,参会学生超2万名,参会课题数近5000个,超1600学生参加了省级/全国大会,参会学生遍及12个省份,2019年还有日本学生参会,为全国学生乃至中外学生交流创意、建立友谊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