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最新活动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红色记忆”志愿服务:以爱赋能,书写乡村振兴青春答卷
来源:     2025-8-6 15:34:00
 

(通讯员 许莉)当七月的热浪裹挟着黄河泥土的芬芳,菏泽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红色记忆”志愿服务队在许莉老师的带领下,已在东明县小井镇的田野间猎猎作响。这群怀揣赤子之心的青年师生,将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化作服务乡亲的双手,将课堂的定理公式酿成滋养童心的甘露,在母亲河畔展开了一场以爱为底色的青春远征。

党史铸魂,在红色血脉中锚定青春坐标

“小英雄雨来钻出芦苇荡时,胸口还焐着滴水的入党誓词...”党史宣讲课上,孩子们屏息凝视投影里的烽火岁月,稚嫩的脸庞写满庄重。当《建党伟业》在影视鉴赏课放映至南湖红船启航的关键时刻,满室寂静中,一个孩子轻声问:“老师,我能摸摸红旗的颜色吗?”志愿者将一面面小红旗郑重地发到孩子们手中,二十双小手同时虔诚地轻抚着旗帜——那一刻,五千年的黄河泥沙里,仿佛沉淀下一抹信仰的鲜红,红色的根脉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扎下。

科技赋能,源于心系民生的温度

踏上黄河滩涂的第一刻,队员们便被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攫住。他们走进田间地头,俯身倾听老乡们朴素的愿望:“光伏板能多发电吗?”“浇地怎么能更省力?”这些沉甸甸的期盼,瞬间点燃了物电学子的专业热忱。调研笔记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是青春与乡土最真诚的对话;深夜灯光下反复推敲的“农光互补优化方案”,凝结着科技惠农的拳拳之心。当看到老乡们感慨科技的发展对生活的改变时,队员们忽然懂得:所谓“赋能”,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守护——冰冷的电路板里,也能流淌出最温暖的关怀。

四校联动,共铸行走大思政金课

四所高校支教团在东明团县委统筹下开启跨校思政实践。首站走进石化集团,青年学子从千亿产值与技术突破中触摸工业跃动脉搏,体悟“制造强国”战略深意;转赴玉皇新村,非遗粮画比拼锤炼指尖匠心,民俗博物馆旧农具见证农耕文明,为支教注入文化传承厚度。

当夜幕降临,草坪团建化身思政第二课堂:拔河呐喊凝聚团队合力,篝火映照青春歌声。烟花绽放瞬间,志愿者慨叹“此火照亮服务基层初心”。本次行动创新“支教+调研”模式,以工业精神砥砺报国志、非遗文化筑牢自信根、团队熔炼升华奉献情,为“大思政课”提供鲜活实践范本。

多元课堂,奏响全面发展的交响诗

“小荷学堂”里,志愿者与孩子们的故事交织成一首全面发展的交响诗。

文化传承的序曲:熹微晨光中,琅琅书声撞开教室的寂静,古诗背诵的平仄跌宕间,五千年文脉在童声中绵延流淌。

艺术想象的华章:美术课上,蜡笔绘就星空下的未来家园,奇思妙想跃然纸上。折纸课里,彩纸翻飞,一只只千纸鹤载着纯真的梦想悄然起飞。泥塑课上,黄河胶泥在孩子们手中被赋予生命,家乡的鲤鱼、质朴的农具栩栩如生。

拥抱世界的窗口:英语课堂上,字母游戏爆发出“China!”的响亮欢呼,世界文明的窗口在黄河岸边豁然开启。

强健体魄的律动:体育活动中,奔跑跳跃的身影,释放着童年的活力与朝气,奏响生命的强音。

探索奥秘的变奏:科学小实验(太阳能风车、纸杯电话、铁粉开花等)成为最扣人心弦的乐章,好奇与惊叹是永不枯竭的音符。

守护成长的暖音:自护教育的情景演练教会孩子竖起安全盾牌;卫生教育的“洗手舞”让健康意识随欢快的节拍律动。

倾诉心声的慢板:写作课上,少年把对父母的思念、对家乡的爱恋、对未来的憧憬,化作信笺上点点闪烁的星光。

触摸根脉的重音:最动人的是书法毛笔课,墨香氤氲。志愿者的大手握着小手,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共同写下遒劲的“中国”二字。笔锋转折间,一个小女孩忽然仰头,清澈的眼眸盛满认真:“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根’吗?”这稚嫩而深刻的叩问,正是文化传承最深沉的共鸣。

红色旋律的高潮:当《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的激昂合唱声再次穿透教室,孩子们涨红的小脸和紧握的拳头,汇聚成最磅礴的乐章,让在场的每一位青年志愿者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影视鉴赏课的光影,持续传递着不朽的家国情怀。

技艺与科学的协奏:漆扇制作时,少年们屏息凝神,凝视着彩漆滴入清水,瞬间晕染、舒展、交织成独一无二的奇幻纹路,科学与艺术在此刻完美交融。当孩子们骄傲地举起流光溢彩的漆扇在阳光下旋转,斑斓的光影是梦想在起舞。柳编的柔韧线条,同样在指尖编织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探索不止的终章:科学奥秘的探索永无止境(三峡大坝模型、热胀冷缩、静电魔术等),不断激发着孩子们叩响未来之门的勇气。

此刻,教育的交响从未如此恢弘动人:书声、歌声、惊叹声、欢笑声;墨香、颜料香、泥土香;专注的眼神、挥舞的手臂、轻抚红旗的小手、奋笔疾书的身影…这一切交织的声、色、光、影,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教育是一场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是志愿者用青春之火点燃乡村孩子梦想星灯的双向奔赴。

知行合一,青春在奉献中淬火成金

清晨晨读,志愿者为背诵古诗的孩子拭去汗珠;物理实验课上,自制的太阳能风车转动,孩子们争相触摸“神奇的电”。最动人的时刻是孩子们送上卡片,写着对课程的学习和收获。三十天的奔波辛劳,瞬间化为幸福的暖流——青春最壮美的模样,正是用知识、热情与爱照亮他人,并在奉献中收获生命的成长与厚重。

黄河作证,青春答卷响彻沃野

黄河波涛记录着这场青春奔赴。当“红色记忆”旗帜收起,队员们带走的远不止报告与技术方案。烈日晒黑的面庞刻着“修德笃学”的印记;老乡紧握过的双手,懂得了“求是创新”在乡土的千钧分量。小井镇的星空下,队员们以爱为火种,点燃科技兴农炬火,唤醒文化基因,更在孩子们心田播下梦想星辰。这份用学识、汗水与真心写就的青春答卷,必将融入乡村振兴洪流,激荡永恒回响——真正炽热的青春,永远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迎风绽放,生生不息!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