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在基层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实践能力、服务基层发展,构建“党团组织—社区—学校”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先锋筑梦·七彩育苗”党团先锋服务队在丹阳市教师新村、皇塘镇文体服务中心、蒲公英凤凰之家三地开展实践。通过“知识赋能+文化传承+实践创新”三维课堂,为留守儿童设计非遗美育、安全教育等课程,用青春实践绘就新图景。

图1:活动合照
智启童心 创新护苗
服务队以“知识赋能+文化传承+实践创新”三维模式,打造沉浸式成长空间。在《中国行政区划》动态拼图课上,孩子们通过“地图寻根”游戏理解国家版图;“红色小记者”实践中,用镜头记录社区变迁,厚植家国情怀;在情景化安全教育中,联合丹阳市公安局开展防溺水、防霸凌模拟演练,实现“教-学-练”闭环。

图2:《中小学安全教育》课堂学生合照
文承根脉 共育花开
服务队深入皇塘镇八姑娘文体服务中心,通过“考察+整合+实践”三步走激活服务新动能。

图3:团队参观合照
在推普主题书画展中,探索方言保护与普通话推广的融合路径;在公益图书室,策划“红色经典共读”活动,搭建“家校社”共育平台;结合困境儿童关爱体系调研,提出“资源包流动共享”方案,将政策中“缓解暑期看护难”的要求转化为可操作举措。

图4:团队参观“护苗”成长驿站
非遗承新 童梦启航
针对留守儿童暑期教育痛点,服务队以“非遗+媒介”为抓手,打造特色成长营地。
在“趣味甲骨文”破译课上,孩子们用陶土复刻古老文字;在植物拓染工作坊中,将自然之美定格成艺术作品;通过《基础新闻写作》课程与“真假新闻辨别大赛”,提升媒介素养与创新思维。

图5:“趣味甲骨文”非遗课堂
活动尾声,孩子们以“我的成长”为主题举办成果展,用甲骨文拼贴画、红色歌曲手势舞等作品,交出一份份充满童真的“成长答卷”。

图6:红歌演唱
此次实践是政策与行动的“双向奔赴”。服务队紧扣“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等关键词,以“党团组织—社区—学校”三方协同模式,构建“三维课堂”育人体系,不仅破解了基层教育资源短缺难题,更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七彩育苗”工程方案。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深化“三维课堂”模式,拓展服务范围,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 通讯员:刘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