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对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长安大学赴云南丽江“探寻滇西根脉,传承匠心精魂”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4日前往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及玉湖村参观学习。
花卉产业驱动区域经济跃升

上午,实践队来到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到产业从无土栽培温室到销售加工车间,追踪鲜花“从枝头到指尖”的全流程。产业园区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让本地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队员们深刻理解了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的含义,也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了。自动化灌溉系统、智能温控花棚等先进技术的展示,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自身所学专业与产业发展结合的巨大潜力、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的落地成效。
实践队在产业园合影

实践队参观全自动大棚

实践队员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新农业促进作用
生态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下午,实践队抵达玉湖村。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村内生态治理区域,实地了解玉湖村如何通过实施水源保护、植被修复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队员们走进非遗工坊,近距离观赏纳西族传统刺绣、木雕等非遗技艺的展示。在这里,古老的非遗技术不仅得以传承延续,更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旅游体验等创新形式,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

实践队在玉湖村合影

玉湖村的建筑特色是传统民居大量采用当地石材建造,巧妙融合纳西族的古朴风格与高原村落的实用设计,完美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
玉湖村建筑风格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与当地村干部、非遗传承人展开交流,围绕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非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带动作用等进行深入调研。

实践队采访村民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既见识了现代化科技在农业产业中的创新应用,也领略了乡村生态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坚定了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作者:王可帅、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