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最新活动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非遗”所思,大学生创新“非遗+普法”新路径
来源:     2025-7-18 16:30:00
 

“剪刀拿稳,把纸对折,沿着线慢慢剪……”7月3日,桐庐县富春江镇大洋坪社区的会议室里,“古韵新生”文化传播实践团的志愿者张书河正在介绍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和剪纸技法。一张张纸,通过简单的对折、剪裁,逐步变换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和保护。“古韵新生”文化传播实践团携手法治在“县”普法实践团用“老传统”走普法“新路子”。“保留传统剪纸技艺,在内容上融入法治元素”。团队以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哪吒”为引,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非遗+普法”文化体验。


“大家看!脚踩风火轮、手持混天绫的小英雄——哪吒,来啦!不过今天他可不是来闹海的,是来当咱们的法律小老师!”四幅哪吒剪纸作品,将《民法典》中关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法律年龄点的法律知识作为内容,宛如一部哪吒“法律成长记”。



从8岁手捧压岁钱红包,学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责边界,到12岁与龙王共看“准骑证”,在笑声中牢记住“风火轮”上路的安全年龄规则,再到16岁懂得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最终18岁身披战甲,象征着成年后的完全责任担当。孩子们的目光随着哪吒的“成长”而流转,在惊叹于剪纸艺术之美的同时,将民事行为能力等原本抽象的法律概念,变得直观可感,深入人心。



在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也拿起小剪刀和剪纸样稿,一步一步认真剪起来:先把红纸对折好,用铅笔仔细描上花样,小剪刀在纸间穿梭。“咔嚓、咔嚓……”清脆的剪纸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一张张融入法治图案的漂亮剪纸,就从他们的小手里变出来啦!“回家后我一定要把自己剪的贴到墙上!”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剪纸作品,每个小朋友的小脸蛋上洋溢着笑容,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过去,法治保护非遗的传承与发扬;现在,非遗助力法治的传播与弘扬。未来,“古韵新生”文化传播实践团与法治在“县”普法实践团将持续创新,努力将“法治+非遗”打造成为具有桐庐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为非遗活态传承与法治深入人心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张书河 朱雨茜 徐中平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