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海智航”学生团队在校内人工湖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系统实测演练,将自主研发的“海卫·天瞳”智能海防系统搬上湖面,模拟近海复杂水域环境下的实际应用场景。此次测试是继秦岭山地野外考察后,该系统又一次面向多样化环境的功能适应性验证。
本轮测试聚焦于系统在狭水域条件下的通信性能、目标识别精度以及自主航行与协同能力。团队通过设置虚拟海岛、航道和干扰源,构建了仿真度极高的“微缩海域”。在这片静水空间里,水面载人艇与旋翼无人机协同执行巡航、搜救和封控三类典型任务,全面验证“天瞳”系统的指令响应时效和智能切换机制。

现场可见,伴随启动指令下达,多平台迅速集结定位,并以不同航线分别开展任务执行。岸基指挥模块实时接收图像、位置信息和状态反馈,通过系统中枢完成精准调度。在模拟通信中断与导航欺骗情境中,系统自主触发容错机制,快速切换至高鲁棒模式,保障任务流程持续推进。
项目负责人介绍:“相比海域,人工湖测试更便于精细控制和指标比对,能在短时间内模拟多轮不同强度的任务压力。”他表示,这一阶段性测试成果将为系统后续在东海开展实航实验提供重要参数支撑与算法优化依据。
西电人工湖因其地理闭合性和环境可控性,近年来逐渐成为校园级科研创新试验场。“深海智航”团队将传统教学场地转化为前沿技术孵化平台,充分展现了高校科技创新与工程落地之间的良性互动。

此次人工湖测试不仅为“海卫·天瞳”系统积累了宝贵数据和运行经验,也再次印证该团队在无人系统智能协同、复杂环境通信保障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厚实实力。未来,团队还将持续探索在湖泊、内河乃至冰区等特殊水域的广域适配能力,推动国产智能海防系统向更深、更远、更复杂的方向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