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科研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学前教育研究的深度融合,拱墅区孙薇运河名师工作室于3月18日组织开展“从‘读’到‘思’:DeepSeek助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修活动。通过赠书共读、分享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探索智能工具在科研中的实践应用,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一、赠书启程:以“读”筑基,开启智慧科研之门
活动伊始,工作室为全体学员精心准备了《DeepSeek使用操作指南》作为科研工具书。工作室导师孙薇现场赠书并寄语:“人工智能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希望老师们通过这本书,不仅掌握技术操作,更能思考如何让科技为教育研究注入新活力。”教师们手捧书籍,满怀期待,正式开启了本次研修之旅。

现场共读:深挖工具潜能,碰撞思维火花
在孙薇导师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开展“沉浸式共读”。大家聚焦《DeepSeek使用操作指南》中“数据智能分析”“文献高效检索”“科研论文框架生成”等核心章节,结合自身科研案例展开讨论。原来DeepSeek不仅能快速整理观察数据,还能一键生成可视化图表!”孙老师在共读中感叹。通过现场实操演示,教师们逐步厘清了工具的功能边界与应用场景,为后续研讨打下扎实基础。

三、从读到思:研讨赋能,探索科研“小窍门”
(一)读后分享:畅谈学习心得
在分享环节,教师们踊跃发言:
徐莹:“书中‘智能文献综述’功能让我眼前一亮,以往需要数天整理的文献,现在只需输入关键词即可生成脉络框架,效率倍增!”
赵豪历:“DeepSeek的‘教学案例分析模板’启发了我,未来可以将幼儿行为观察数据与智能分析结合,提升研究的科学性。”
(二)小组研讨:共研实用策略
随后,教师分小组开展头脑风暴,梳理出DeepSeek在科研中的“三大妙招”:
骆飞妤: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利用智能分类功能,高效整理幼儿访谈、观察记录等非结构化数据;
金晓霞:智能分析研究痛点——通过AI生成论文修改建议,定位逻辑漏洞,优化研究设计;
许诺:个性化资源推荐——根据研究主题智能推送前沿文献与典型案例,拓宽学术视野。
各小组还结合实用技巧,设计出“幼儿园项目思维导图”等实践方案,现场氛围热烈。
四、总结展望:科技赋能教育,研思永不止步
活动尾声,孙薇导师总结道:“从‘读工具’到‘思科研’,老师们展现了极强的学习力与创新意识。期待大家将DeepSeek转化为科研‘助手’,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真问题。”
本次研修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对智能工具的实操能力,更激发了科研思维转型。未来,工作室将持续推进“技术+教育”融合实践,以智慧科研助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金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