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立足化工与制药领域人才培养需求,以“教赛创融合”为核心理念,通过课程重构、竞赛驱动、师资赋能等系统性改革,打造“教学—实践—创新”全链条育人模式,为新时代工程教育注入新动能。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课程,构建“1+X”课程体系,每门核心课程配套多项双创实践模块,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及工业案例库,推行“专创融合”课程认证制度。学科竞赛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在“挑战杯”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校企联合发布“揭榜挂帅”课题,学生团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部分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并申请专利。
为破解产学脱节难题,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选派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产业导师,形成“校内导师+企业工程师”协同指导模式。同时,打造多层级实践平台,校内配备工业级设备支持实训,教科产融合基地承接企业项目孵化创业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训点开展顶岗实习。师资能力提升与平台建设同步推进,助力学生掌握工业级工艺流程,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改革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学生创新项目多次获批国家级训练计划,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多数进入行业领军企业。学校依托化学、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支持师生开展“学科创业”,孵化项目涵盖绿色工艺、智慧医疗等领域,部分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服务企业技术改造。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赛创融合”改革,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化工与制药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撑。青岛科技大学"教赛创融合"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化工与制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