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宽城区长盛小学 杨晶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逐渐从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转向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模式。跨学科融合教学旨在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以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教学理念、实践策略及评价体系,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跨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树立跨学科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践策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割裂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缺乏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阻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力的提升。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他学科之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践。
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进行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因为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仅靠语文教材内容和传统教学方法远远不够,而需要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相互渗透,再通过有创新的教学才能达到培养目标。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以学生为本,关注全面发展
跨学科融合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融合美术、音乐等学科,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歌唱等形式,表达对秋天景色的感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知识整合,提升综合素质
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科学、社会学科,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环境现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协同,实现教学目标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协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学计算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行军速度和距离。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情境生活化,增强实践能力
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在教授《妈妈的爱》这首儿童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妈妈是怎么爱自己的,让学生在交流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受到感恩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
(五)保持学科间的平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分强调某一学科,导致其他学科被忽视,确保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授《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各大洲的地图版型,再引导学生思考海南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以及台湾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不感到是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下,受到深刻的爱国教育。
(六)加强教师团队合作,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跨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密切配合,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应成立跨学科融合教学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跨学科教学活动。同时,要加强教师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七)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授《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对鹤雀楼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八)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评价、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跨学科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等方面;教学评价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从教师的教学态度、跨学科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秋天的雨》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合美术、音乐等学科,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歌唱等形式表达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同时,结合科学学科,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现象,了解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
(二)《只有一个地球》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教师结合科学、社会学科,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环境现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飞夺泸定桥》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
教师通过数学计算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行军速度和距离。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四、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建议与展望
(一)加强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建设
建立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加强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完善跨学科融合教学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跨学科融合教学评价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
(三)推广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
加强跨学科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在更多学校和地区的推广。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社会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四)拓展跨学科融合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内容也将不断拓展。未来可以探索将语文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