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书法家孔令义谈新行楷体书法文章发表
张玉林
令义行楷理论篇,
创新赓续艺坛鲜。
兰亭千古羲之序,
独领风骚八桂轩。
门弟书香元北继,
磅礴大气润芝观。
智能前导快节奏,
盛世葩廊春满园。
注:八桂,指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号八桂老人。
元北,指当代书画家启功,字元伯,号苑北居士。
书法家孔令义简介
孔令义向书法老师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李铎先生求教。
孔令义,参军在铁道兵十五师,曾任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少将。书法家孔令义自从提岀新行楷体书法理念后,十几年来把对新行楷体书法的创作研究,当作他书法创作的目标追求,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自成一体。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文章:
书法应该为时代而作 为时代而歌
--谈新行楷体书法
孔令义
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的十大国粹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新行楷书法就是适应形势,应运而生,历经磨砺,逐渐完善成熟的。
将军书法家孔令义自从提岀新行楷体书法理念后,十几年来把对新行楷体书法的创作研究,当作他书法创作的目标追求,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笔者近期如约又一次走进他的书法创作室,就新行楷体书创作及其未来发展,再次对他作了深度访谈。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一、完善认知,提升对新行楷体书法的理论升华。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二、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摆脱书法字体从古仿古的模式化。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在多年的书法创作中,曾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坚守写简化字,劝说我创作不要写简化字,他们片面的认为,过去书法都是写繁体字,书法要继承传统,就必须写繁体字。这种理解恰恰就是对中国汉字发展历史性演化缺少了解,缺少时代化的完整性,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发展。不错,书法是走了一条由简到繁的发展历程,因为在这之前的很多时代一直使用繁体字,没有简化字,社会交往,公务活动,人们所学所用全部是繁体字,学写书法必然也都是繁体字。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书写简便,国家实行文字改革,1956年,经国家相关机构决定,批准岀台了汉字简化方案。自此之后,中国人学识字,公共场合,国家公务办公,国际交流合作,全部使用简化字。中国老一辈的人,他们都是从旧时代走来的,接受的是旧制教育,学用都是繁体字,简化字方案发布后,他们都带头学习使用。简化字实施从1956年到现在,已经66年,中国70岁以下的人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占全部人口的大头,这些人学的写的用的都是简化字,书法创作写繁体字,大多数人不认识。一幅书法作品写的再好,如果人们对其中的字不识,就只能像人们游览观赏古代艺术品,只能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宣传和思想传播作用。现代书法家只有自觉从写繁体字中走岀来,自觉的用简化字书写。不论写篆隶楷那种字体,都应写简化字,书写时可以使用古体字的笔法,但不写繁体字。如果再写繁体字,就只能是现代人为后代人的研究而创作,不是为弘扬书法,发挥书法思想而创作。就只能是现代人所写的作品,现代人不认识,不愿意看不愿意挂,不能在官场行文使用,不能发挥书法应有的文化承载传播作用,只能成为纯粹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摆设品,只能成为留给后代人研究的研究品,影响了书法应该有的运用,也阻碍了书法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当今就有人说,汉字的使用和书法创作是两码事,汉字是汉字,书法是书法,言外之意就是把书法从汉字中独立岀,让书法与汉字割裂而单独运行,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汉字是书法的基础,离开以汉字作母体,书法就没有了灵魂,书法创作,无论想怎么变,都必须是在汉字基础上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汉字形式的变化,不能是对汉字脱胎换骨的改变。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三、紧跟时代,适应需求,努力用手中的笔书写新时代描写新时代,创作赞美强国盛世的艺术华章。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孔令义新行楷体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