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最新活动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在这里,探寻教育的无限可能
来源:     2022-1-19 17:10: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浪潮滚滚而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浪潮也深刻地影响了校园管理、教育教学、学习行为。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开局之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正式吹响,教育信息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这一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印发《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提高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深度融合。

这一年,中国教育报紧跟需求,对《信息化》专刊进行改版,推出了全新的《信息化·智慧教育》专刊,并按照教育部统筹部署,密切联系科技与信息化司、基础教育司、教师工作司等司局和中央电教馆等部门,围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目标,在教育信息化2.0深入推进建设的过程中,深入报道基层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挖掘信息化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和创新举措,在智慧教育领域为读者提供方向性引领、专业化服务。

岁末年初,让我们一起回顾智慧教育专刊2021年的精彩报道。

聚焦成果 以信息化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把“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列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八大行动之一”。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在一批条件具备的地区,率先进行智能时代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通过遴选推荐、综合评议、集中公示等环节,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闵行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等8个区域被确定为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迄今共确定了1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

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主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已成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路径,为进一步汲取全国智慧教育区域案例经验,专刊策划推出“聚焦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系列报道,深入挖掘示范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实践探索及其形成的宝贵经验,以满足我国教育信息化全面普及发展新阶段的需求。从2021年3月初报道启动,至今已完成首批8个示范区报道,全部在专刊重要条位刊发。

【精彩回顾】

“聚焦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系列报道

■《北京东城:为“教与学”插上智慧翅膀》

北京市东城区聚焦“数据推动下的教与学变革”,全面构建区域智慧教育生态,依托“数据大脑”与七大示范工程的实施,在N所“未来学校”形成全数据支撑、深应用突破的教育教学新环境。

■《长沙:网络空间重构教育新生态》

针对如何精准实施个性化育人这一难题,长沙充分利用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一人一空间、校校有空间、班班用空间的基础条件,推动网络空间利用迭代升级,实现人人通空间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大数据融通共享。

■《成都武侯区:智慧引擎催生教育“新三态”》

成都市武侯区提出“为学生发展提供适应的教育”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课堂教学和评价方式变革,教育资源服务供给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及区域、学校治理模式创新。

■《上海闵行区:探寻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上海市闵行区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重建智慧学习环境,开展智慧教育项目研究,推动智慧教育服务,运用现代教育的理念积极主动寻求突破。

破解难点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教育者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在教育环境变化的同时,推进教育思维方式变革、建立新型教与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转变教育思维方式?如何用好新技术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

从理论层面,专刊开设了“智慧观察”栏目,特邀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战略研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战略、标准规范以及推进路径。

从实践层面,专刊于2021年4月围绕教育部遴选确立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策划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实验区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变革,及时回应当前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

【精彩回顾】

“智慧观察”栏目

■《智慧课堂核心是促进深度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指出,目前智慧课堂浅层学习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误解,二是对教师主导地位的误行,三是对学习资源的误用,四是对技术支持的误判。针对以上误区,应从构建深度学习环境、激发高水平认知投入的深度学习过程、产生概念转变和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结果、营造积极的深度学习情感体验四个方面进行智慧课堂深度学习设计。该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智能技术如何支撑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钟绍春,结合目前我国一线教学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内涵”的现实问题,提出“围绕人的发展,推进教学模式重构”的观点,用思辨的语言指出如何用信息化技术做好技术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

“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系列报道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潍坊探索”》

山东省潍坊市的教学实践既回应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到底如何开课的社会关切,又从课程体系、师资培训、资源配置的角度对人工智能教育做了深刻的剖析和解释。

■《福州鼓楼区:“智教慧学”奏响教改乐章》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围绕智教、慧学、精析,开展“区域智能环境下‘1+X’教与学发展模式实践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融媒互动 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融媒探索

教育领域进入信息化2.0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环境与模式发生巨大改变,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9月,专刊围绕“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主题,精心策划并完成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大家谈”融媒体系列报道。记者深入采访,先后采写了《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专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等3篇稿件,分别从国家政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3个层面,多角度呈现、深入剖析了我国各地各校的典型做法和有益经验。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的优势,面向广大读者展开征集,共收到读者来稿1000多篇,大家纷纷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各抒己见。

为了解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专刊在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上发出“智慧课堂”典型创新案例征集邀请,收到来稿近2000篇,各地各科教师在案例中详细展示自己在“智慧课堂”中,如何用信息技术解决具体教学问题。

【精彩回顾】

“教师信息化素养·大家谈”融媒体系列报道

在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信息化素养·大家谈”栏目、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教师信息化素养”专题,陆续刊登教育部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等专家学者、局长、校长、一线教师、网友等来稿60余篇,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智慧课堂”典型创新案例征集

经过4轮精心筛选,专刊最终选择了10个优质“智慧课堂”创新案例在报纸上展示,同时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专题页面和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智慧课堂’典型创新案例”专题上持续展出。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各地教师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与学”,打造“智慧课堂”。

关注公平 乡村教育的“智慧”突围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依托新设备、新技术,各地各校在实践中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涌现出一批好的案例和故事。为了更好地反映乡村学校发展、区域建设、乡村教师学生受益智慧教育发展的故事,专刊推出了“乡村智慧教育典型案例”系列报道,展示了安徽、海南、江苏等地乡村智慧教育弯道超车,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

【精彩回顾】

“乡村智慧教育典型案例”系列报道

■《一所乡村小学的“智慧”突围》

面对“缺师少教”的现实困难,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艾亭镇谢庄小学推动教学设施更新迭代,从黑板粉笔到班班通,再到如今的智慧课堂,所有教师开展平板教学,新的教学生态在这所乡村小学不断生长。

■《智慧教育触发课堂之变》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充分使用备授课一体机,将其交互式功能充分发挥,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和科研能力,以及课堂的效率,让教育教学变得更加智慧。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就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系统将面临建设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教育结构的变革。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这种变化,推动学校教育适应社会结构的变革?2022年,《信息化·智慧教育》将继续和广大读者一起,学习典型做法,探索前沿问题,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扬帆破浪,推动学校教育借力好风上青云。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探寻教育的无限可能。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19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易鑫 黄璐璐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