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赛场快报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空中接力曾是中锋专利 拉塞尔首次带进大学赛场
来源:     2008-3-15 10:41:00
 
创始者库尔兰比当时的所有内线球员都要灵活,大部分内线大个很难像他一样能完成复杂的“空中接力”动作。因此在“空中接力”出现后的几年里,这种投篮方式一直是库尔兰的专利。

  一位来自旧金山大学的中锋打破了库尔兰对“空中接力”的垄断,他恰好也是大学田径比赛的跳高冠军。身高2.06米的比尔·拉塞尔将“空中接力”带进了大学赛场,他的身高不及库尔兰,不过惊人的弹跳力轻易弥补了这一不足。拉塞尔和队友K·C·琼斯经常联手完成“空中接力”,事实上他们还研究出了一种今天已经看不到的得分方式:琼斯站在对方底线后,将球抛过篮板上沿,由拉塞尔跳起完成进攻。这种进攻根本无法防守,直到NCAA专门制定一条规则,禁止这种得分方式。

  拉塞尔加盟凯尔特人后,他和新搭档库锡又研究出了新花样。在库锡所著的《库锡解析凯尔特人奥秘》一书中,这位名人堂控卫承认:“我们最喜欢的战术之一,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空中接力’。拉塞尔比任何对手都跳得更高,动作也更灵活,我们随便什么时候想打‘空中接力’都行。”库锡和琼斯都喜欢在快攻中发起“空中接力”,雷尼克和库尔兰则通常在半场进攻中采用这种打法,尽管他们的偏好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空中接力”完全是后卫与中锋之间的进攻套路。不过前锋们很快也加入了“空中接力”的行列,弹跳力出众的前锋埃尔温在弗吉尼亚乡绅和纽约网队打球期间,就经常表演“空中接力”,被称作“扣篮博士”的印第安纳步行者前锋希尔曼也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对埃尔温、希尔曼和许多别的球员而言,ABA的三分线是促进“空中接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防守方必须下功夫盯住对方的三分射手,他们再也不能像在早期的比赛中那样,将所有球员都安排在禁区附近,从而大大限制了“空中接力”的空间。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