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比赛的本质,是利用“运动竞技精神”,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什么是职业体育赛场的成功?观众爱看、赞助商爱投、老板赚钱才谓之成功。
11月15日晚,CBA2008-2009赛季揭幕战在东莞打响,上赛季黑马东莞马可波罗队坐镇主场,迎战老牌劲旅江苏队。
两支进攻型的球队频频快节奏的抢攻高潮让现场4000多名球迷陷入疯狂。在球迷和拉拉队的呐喊助威声中,最终,东莞马可波罗以107:101在加时赛中战胜江苏。在比赛现场,球队冠名商马可波罗瓷砖公司也出尽了风头。
无疑,本赛季CBA的精彩程度堪称后姚明时代之最。在赛场火爆的背后,是无限的商机:门票销售、转播权销售、商业赞助、场地广告、球衣销售……
综观国外成功的赛事运营,需要三个条件才能成功:首先是高昂的人气,有了人气的赛事,才能吸引赞助商的关注。而赞助商乐意投钱是赛事运营的第二条件。不过,职业体育赛事是否成功,归结到最后,就是运营赛事的老板能否赚到钱,这反过来需要老板们运用各种手段牢牢抓住观众和赞助者的心。
人气是基础
没有上座率,哪来的赚钱机会?孙雷在运营上海“网球大师杯”的七年里,终于理解市场接受程度决定了赛事的可持续发展。距赛事启动还有很长时间,久事公司就开始向大众进行网球宣传和体验,跟各大院校的网球协会、民间网球团体合作推广网球。“2001年上海的网球人口是2万,到了今年已达54万,其中30%-40%出自高校。”孙雷说,有了群众基础,他对明年在上海举办的网球赛事“ATP1000”充满信心。
而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体育产业峰会上,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亚洲区副总裁吉姆·斯莫也指出,体育赛事的成功需要有广泛的人气基础,只有有了人气基础和高上座率,才有赛事的商机。
赞助商是关键
在国外,出卖转播权、商业赞助和门票销售,是赛事的主要赚钱途径。而国内情况与此有很大的出入,国内一方面很少能通过卖电视转播权赚钱,另一方面门票在国内职业赛事中占收入比例也很小,因此国内职业体育赛事最大的收入来源是赞助商。
也因此,赛事运营方采用各种手段保护赞助商的利益。比如,CBA就想方设法,让赞助品牌的电视曝光清晰度由35%提高到70%.
老板赚钱才是目的
有了群众基础和赞助商的赛事,运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赛事老板们的钱途。
事实上,体育赛事的本质,是利用“运动竞技精神”,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体育赛事的是一种娱乐,看客都是期待被娱乐的受众。
谁抓住了体育赛事的本质,谁就抓住了“钱途”。无疑,在赛事运营上,NBA主席斯特恩是大师。在他的带领下,NBA即使是在季前赛这样的热身赛里,也要原封不动让比赛的环境、流程完全符合NBA标准。2004年10月,中国首次迎来了火箭队和国王队的两场NBA季前赛。斯特恩当时说:“这次来中国打的两场季前赛,为了让中国球迷看到原汁原味的NBA比赛,几乎所有与比赛相关的设备都是从美国空运而来。”不惜血本的投入,就是为了抓住体育赛事本质———给观众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斯特恩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