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活动通知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宁德市大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来源:福建日报      2007-11-8 14:28:00
 
 “新建的活动场所,就像长了‘磁’一样,干部、群众有事没事都爱往这里跑,大家的心靠得更近了,村集体的凝聚力更强了。”望着新近建成投入使用,集村民议事、科教、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福安市城阳乡官洋村支部书记林国全感慨良多。

  官洋村500多户人家,党员30名。原先,村委班子一直挤在局促的两层木楼里办公、议事,到1984年这幢本是知青宿舍的小楼成了危房,官洋村陷入了“无址议事”的尴尬:开会就像“打游击”,谁当村主干就到谁家开;印章、文件随身带,费事又麻烦。党员无处开展组织生活,村民议事没有场所,更别提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今年初,拆掉旧房,一层150平方米的新村委楼拔地而起,让官洋村彻底告别了23年“无址议事”的历史,干群参政议事、民主自治热情十足。村委楼里还开设广播室、文化活动中心等,晚上及周末向村民开放,而且这里也是传播实用科学技术的中心,茶叶栽培、农田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培训班一期接着一期。

  在宁德,“无址议事、无址活动”的历史渐行渐远,崭新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俨然成为村子建设、发展的“活力之源”。

  好机制打造“精品工程”

  宁德市共有2133个村,过去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一直十分滞后。为此,宁德市委紧紧抓住中央、省委集中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契机,在省委和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核定了502个村建设活动场所,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为了确保在9月30日前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宁德市将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基层党建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指导。宁德市委组织部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纳入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特别是全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会议后,市委组织部从发改、土地、建设和财政等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在市里和9个县(市、区)、124个乡镇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处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

  统一了思想、落实了责任,宁德市铆足干劲,制定实施一系列建设制度,争分夺秒推进建设进度。出台《宁德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全市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的数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活动场所建设的具体措施,要求每个施工单位都要按照工程进度,建立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表,按周对建设任务进行分解,明确阶段任务和工作重点。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立项开工各种手续繁杂,基层干部挨家送审报批,耗时又费力。针对这一问题,市委组织部与发改局、建设局、国土局等建设项目审核、审批单位协商,实行特事特办。福安市在各乡镇报送相关完整手续的基础上,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申报,各职能单位分头严格审核、统一把关,既实现了规范操作,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项目立项后,宁德市又在建设资金的落实上规范运作。通过上级支持、财政拨款、部门帮扶、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途径,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共投入了6166万元,有效地解决资金缺口困难,确保不增加村财和农民负担。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及时足额落实了市、县财政及党费配套资金998.97万元,给村级承建单位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确保建设质量,宁德市建立了责任落实、巡查排解的机制,狠抓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实行项目听证、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和提高监管水平等举措,确保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廉政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寿宁、霞浦、古田等县牢固树立“工程不大责任大,项目不大影响大”的观念,聘请了县建设局质检站的技术骨干组成工程质量监理组,对乡镇、村选派的质量监理人员进行了专门业务培训。

  好作风筑就“民心工程”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福泽乡村、影响深远。建设期间,宁德市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1.2万多人次。福安、寿宁、柘荣等偏远山区乡镇根据各村用料需要,由乡镇出面统一预定和运输砂石、砖块等,节省建设经费开支和保证建设材料供应。周宁县发挥在外乡贤经商办企业的优势,募集民间资金190.2万元。

  “去年桑美台风把村委楼刮倒了,党员活动‘晴天大树下,雨天支书家’,这一年来党员们多想有个‘家’啊!新建成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圆了大家的梦。”福鼎市沙埕镇岙腰村村支书陈阿情感慨万千。

  像陈阿情一样,宁德市许多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怀着激动的心情,分享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喜悦。截至9月30日,宁德全面完成50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每个村都按统一配置了家具及办公用品。

  栋栋挺立的新楼,用汗水浇筑,用责任铸就,像无字的丰碑,记载着宁德市夯实执政之基的坚定信心和各级党组织对基层组织的深切关怀,默诵着共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旋律。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