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经验交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地理高考复习策略和复习方法(1)
来源:网易     2005-12-10 9:54:00
 

  目前,多数学校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在此基础上,扬州市组织了全市文科综合调研测试。通过这次测试,暴露了前一阶段高三地理教与学的许多问题。下面本人就这些问题,并结合2001年地理高考要求,谈谈下一阶段的地理复习,仅供大家参考。
 
  一、 本次测试反映出来的几个问题

  1.基础不扎实。80分的地理试题几乎全部为基础知识,这是因为本次调研测试是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以基础为主,但测试结果并不乐观,得分率很低,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基础很不扎实,主要表现在: (1)基本概念不清,如“球面距离”,“经纬线与方向”;

  (2)基本规律和原理不明,如“晨昏线线移动规律”,“水平衡原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夏季风强弱与锋面雨带移动规律”等。

  (3)基本区域地理特征和差异不熟,如“台湾”和“东南亚”“美国”

  2.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力不强,如第31题关于美国人口分布、工业扩散、农业带形成、农业发展评价问题,学生地理知识不熟,思路不清,文不对题,导致得分率极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地理基础知识不熟,二是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现象的方法不当,所以无从下手,瞎说一气。 3.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能力较差,如光照图的逻辑推理学生耗时太多,夏季风强弱对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影响表述不清等。

  4. 技术性问题较多,如

  (1)时间分配不合理,来不及答题。

  (2)审题不清,如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应从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吸取哪些“教训”,而不是“经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而不是“空间”分布特点,该地向日本输出的“能源资源”而不是“矿产资源”等等。

  (3)对单科考试比较适应,对综合考试不适应,主要是缺少综合考试(合卷)的训练,造成学生答卷时的紧迫感,思维不活跃,慌乱,使本来会做的题目也答不出来。

 

■相关链接  
  • 地理高考复习策略和复习方法(1)
  • 地理高考复习策略和复习方法(2)
  • 高中地理复习方法
  • [名师答疑]地理学习方法漫谈 (1)
  • [名师答疑]地理学习方法漫谈 (2)
  • [名师答疑]地理学习方法漫谈(3)
  • 考场上的心理调整四法
  • 一模考砸了别沮丧 自信是备战高考的关键
  • 2005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