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语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习语文
来源:搜狐      2005-10-9 9:49:00
 

   进入备考阶段以后,高考摸底考试、高考模拟考试与模拟练习,在一部分人中几乎成了运动。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些模拟和摸底考试中取得象征性的成功,为以后的高考确立信心。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过多的模拟或摸底考试非但不能啬他们高考录取的可能性,而且会增加他们的负担,甚至使他们在学习方法和观念上被误导。

   高考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有关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高考出题的特点和类型当然是重要的,但一般而言,高考除了它的全国统一和尽可能标准化的特征外,其在形式和实质上,仅仅是中学考试的集中和概括。这样,高考应试努力的主攻方向,就不应当是高考模拟和摸底考试,而应当是改善知识掌握的状况和改进不良的学习习惯,是改进知识掌握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现实的、可操作的并能明显收效的途径。随着高考临近,如何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个考生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科学学习方法的核心所在。

   学习时集中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最为基本的方法。集中注意指学习时专心致志。高度注意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够集中地投入于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与解决问题的状态上。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智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分化。实际上,智力差异并不是学习分化的唯一原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的习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智力正常乃至优秀的学生都没有养成学习时精神专注的习惯,这部分学生在面对高考这样的实力挑战时,会有明显的基础不足或思维深刻性不够的困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是否分心,很容易了解到哪些学习在集中注意的问题。通过孩子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很发地确认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注意肤浅的问题。如果一个学习更喜欢独自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而且的确专心于学习和有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则说明该学生有良好的注意品质。一般情况下,注意缺乏深度的学生会喜欢开着电视机或听着音乐学习,或者学习时喜欢开着门听别人讲话。这样的学习难于在精神状态上达到高水平的激活状态,思维上也会缺乏应有的深刻性。

   从外部因素说,噪音、其他人活动的干扰、不适当的光线和温度等都会影响人的注意集中,环境的混乱或过分舒适也会对注意的集中发生不良影响,对于没能养成学习时集中注意习惯的学生来说,来自个人自身内部的干扰与中断对注意集中的影响甚至超过外部因素的消极作用。很多学生都有一种习惯,每学习一会儿,便会找到各种理由起来活动,或是找书、找笔记本、拿几张纸。这些习惯不仅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中断,更重要的是,它使学习者的思维总是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简单重复,而不能有纵向的深入。心理学研究揭示,许多学习和学习性质的发现体悟,要在思维深入到一个较深的层次时才能够完成。因此,对许多考生来说,数月之后的高考应试任务就转化成了目前的改进学习习惯、学习科学学习方法的目标。在理论上讲,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应当更早地成为一个学生的目标,但由于家庭和学校对有关意识的缺乏,很多考生需要从现在开始。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以注意肤浅和容易分散与被干扰为特征的不良学习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运用心理学家建议的方法,大多数人都可以很好地在改变自己早有学习习惯的同时养成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深化注意的方法有两个最重要的步骤。第一步是根据注意的起伏和变化规律,建立主动的学习一休息的合理间隔时间表。通常,高考应试考生的合理时间安排是每学习1小时休息5-10分钟。在养成自动遵守这种时间设定之前,有人可能会时常看表以确定自己已学习多长时间。这种习惯和心理预期会降低个人注意的浓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预先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设定闹钟,消除看表的习惯和心理预期。

   第二步与改变旧有学习习惯有关。当学习时不能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学习人休息,经常会习惯性地起立走动或分心于琐碎的事情时,可以强迫自己一站起来就总是重复做一件枯燥的事情(如将手头钢笔的笔帽拔又下又盖上,每次都如此)。枯燥乏味的活动会给人的一种委为以负强化,降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习语文
  • 数学学习:从学会到会学
  • 高考状元谈英语学习方法
  • 首次参加釜山电影节 徐若瑄性感造型亮相(图)
  • 物理复习各科有重点
  • 【生物】什么是动物地理区划
  • 世界杯已出线球队一览 23支劲旅拿到“门票”
  • 难逃孤独与压力 假期里中学生并不开心
  • 大二学生蹬三轮车 养活老母亲供自己读书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