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文综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文综辅导:巧用地理思维 妙解历史综合题
来源: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     2006-3-24 9:27:00
 
     河北省元氏县第一中学 邵新力

  人类社会所有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这也正是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所说的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的“地缘因素”。针对近年高考文综卷中融入地理知识的历史综合题,笔者浅谈如何运用地理思维进行破解,以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地理因素中的时间规律性来判定人类社会活动的时间性

  在文科综合测试下,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时间规律性来判定有关史地综合题中人类社会活动的时间性。

  例1 宋代海上(贸易)往来大多是三、四月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这样选择航行的时间主要是为了 (2000全国文综试题) ( )

  A、避开倭寇的活动 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

  C、利用海洋回流 D、利用季风

  例2 当时(元代)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柬埔寨)的较佳时间是 (2004全国文综试题) ( )

  A、11—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解析:本题题干是典型的历史情景,而各备选项则是以历史情景与地理情景相混杂或单一的地理情景方式来迷惑考生,是一种较好的史地综合题。由于时间季节的变化,区域地理自然现象的特性也随之而变,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根据这些特性的变化,或躲避或利用。因此,无论是宋代海上贸易的往返时间还是元代前往柬埔寨,都正是利用了区域地理因素中,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的东亚地区,随季节变化而风向变化的自然规律,以便于以风力作为动力的帆船航行来选择时间的。故正确答案为D和A。另如,2003年全国文综卷中第40题的第(2)问:“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此题也属于这类利用地理思维来解答历史试题的综合题。

  二、利用地理因素中的交通特点来判定影响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区域范围

  人类社会活动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中进行的,其活动的空间范围程度,受地理因素中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就会扩大活动区域,反之就会缩小。这就使历史和地理密切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可以利用地理知识中的交通环境特点来分析历史上某一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状况,提高解答综合试题的能力。

  例3 当时(北宋)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2002全国文综试题) (  )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受地理因素中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就会扩大活动区域,反之就会缩小。这就使历史和地理密切结合起来。如本题,题干是历史知识而选项是明显的地理术语,同时题干又强调了“水路”运输,所以学生既要根据一定的历史事实(如京杭运河连通淮河与长江;宋代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最高),又要熟悉地理因素中的河网水系(汴河经运河与淮河、长江联连,又经运河中的江南河与太湖流域联通),才能正确得出正确选项为C。另如,2001年文综卷第41题第(1)问中的“A地区(几内亚湾的热带雨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时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也属于此类综合题。

  三、利用地理因素中的特定地理特性来判定人类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地理环境中的地带性差异,不仅影响了人类社会不同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影响了经济类型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特色。

  例4 一位宋代人描述他所经过处,说其地“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人们“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气候则“盛夏如中国十月”,所以“皆以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解衣)”。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他看到的是——人的生活。 ( )

  A、契丹 B、女真 C、大理 D、西夏

  解析:这是一道较好的史地综合题,既考查了历史思维,又考查了地理思维。本题通过“宋代”给出了历史时间范围,并对应地给出四个同时代的备选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题干给出的地理特性(“土多林木”及“盛夏如中国十月”)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农耕、木屋和厚皮毛衣服)准确地判定出它是我国的东北地区,而宋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主要是女真人,故正确的选项为B。

  四、利用地理物质资源的某些特性分析人类生产生活对其利用的原因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但人类对这些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这些物质资源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我们通过对某些地理物质资源特性的分析,来判定人类对其利用的原因。

  例5 从巴黎凡尔赛宫典型的法国式花园的照片(照片略)看,照片近景部分的地面是由细砂石铺就的,你认为细砂石铺地具有(2003上海文综试题) ( )

  排水作用:方便雨水下渗,不必铺下水道

  防火作用:万一发生火灾,就地取材

  防御作用:可以通过骑兵,阻碍炮车通行

  D、环保作用:吸收空气降尘,避免尘土飞扬

  解析:本题就是典型的人类对地理物质资源的利用型试题。作为自然物质资源的细砂石,其具有较强的透水下渗性,因而,用其铺地可以防止雨水聚积而造成的交通问题,故能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因此,正确选项为A。

  五、利用现今地理环境中的某些特性来分析古代某些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地理环境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在很长的时期内无论古代的地理环境还是现代的地理环境,除局部的小变化外,其主体是长期没有太大变化的,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古代地理状况的时候,可用现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和解决。

  例6 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该河段(黄河中游地区)经常泛滥的原因。 (2002文综试题) ( )

  解析:如本题,其题设问的是“北宋后,黄河多次泛滥,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这在历史教材中是没有丝毫讲述的,但我们如果用现代的地理知识或方法去分析,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挟大量的泥沙,进入中游后,由于水势减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且黄河所经地区,降水集中,多有暴雨,易成泛滥。”古今黄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主体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代的原因也应是古代的原因,所以这一原因也正是北宋后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

  在文科综合测试中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是可以相互迁移和运用的,在学习时,可依据史地两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定能更好地提高文科综合备考复习的效果和试题解答能力。

■相关链接  
  • 孩子喜欢动不等于多动症
  • 北京初中校获10%招生指标
  • 北京小升初按11种方式招生
  • 高考生放弃高考为何成了合理选择
  • 硕考复试最低分数线确定
  • 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考研调剂信息
  •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本科招生2660人
  • 全国独立学院名单一览(截止2006年3月17日)
  • 梦里天堂 军歌嘹亮--国内军事院校报考盘点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