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地震专家详解地质构造防震知识
|
来源: 金阳时讯 2008-5-16 10:57:00 |
|
昨日,国家地震局贵阳基准地震台副台长姜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汶川大地震的能量在逐渐的释放,与汶川震中直线相隔600公里的贵阳,不会再受到其余震的影响,近期,贵阳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省地震局局长陈本金也向记者表示,贵阳近期不可能再出现像5月12日那种强度的震感。 据省地震局监测处负责人罗远模介绍,我省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东部边缘的弱震地区。贵州西部地区的地震活动相对要多一些,从历史上看,95%的地震活动发生在贵州的西部,主要集中在威宁、水城、六枝、紫云、罗甸等地。 据省地震局专家介绍,在贵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为1875年6月8日发生在我省罗甸和广西乐业间的地震,为6.5级。此外,1819年和1948年,我省贵定和威宁都曾发生过5.8级地震。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境内发生过7次5级左右的破坏性地震。历史记录上,贵阳最大发生过4.4级的地震,人基本上感受不到震感,而5月12日的震感烈度也只是达到5度而已,不会造成房屋破坏和人员伤亡。 从贵州地区地震活动来看,较有影响的地震主要发生在以下这些深断裂带:垭都——紫云深断裂、松桃——独山深断裂、开远——平塘隐伏深断裂、黔中深断裂和威宁石门坎断裂。 其中,贵州大部分中强地震都发生在省境内长达300多公里,宽达30至40公里的垭都——紫云断裂带附近。并且,该断裂带是贵州历史和现今地震的主要活动区。 专家因此认为,贵州中强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与深大断裂有关,大部分发生于大地构造单元分界的大断裂带或其附近。而发生中强地震的这些断裂带又大多处于我省西部地区,其他地区为零星分布。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