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杂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美国“三高”女性择偶难
来源:新华网     2006-4-20 19:52:00
 
     新华网北京1月8日专电据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报道,当男女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为2比3的时候,第三个女大学毕业生嫁给谁呢?高智商、高学历和高收入女性择偶难,这不是学术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25年前,女生在大学校园里曾占少数,如今女生比例已达57%。几年后,预计女生对男生的比例将会更高。因此, 更多女性,尤其是非洲和拉美裔女性从事的工作将比她们的丈夫报酬丰厚,社会地位也更高。这就使“傲慢与偏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正如英国小说家奥斯汀在她的书中所言,富有的男人会有美满的婚姻,这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而富有的女人并非如此。男人已开始认识到妻子工资的价值。女人的挣钱能力虽然不是男人考虑的首要问题,但已经有了更大吸引力,最近几十年对大学生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1996年,男大学生第一次把配偶潜在收入前景看得比料理家务的能力更重。

    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全国家庭与住户调查中,35岁以下的单身男性说,他们非常愿意和挣钱多的女性结婚,不想和比他们挣钱少得多的女性结婚。他们尤其不愿意娶没有稳定工作的女性为妻。

    接受调查的女性不愿意嫁给地位低的男性,也就是收入少或学历低的男性。女性的态度在随着她们获得更高学历和经济上的独立而发生变化。得克萨斯大学的戴维·巴斯进行的研究显示,高收入女性不是放宽择偶标准,而是更多强调配偶的经济实力。

    高收入的女性一旦结婚,她们似乎不愿意容忍丈夫的缺点。弗吉尼大学的史蒂文·诺克在调查中发现,妻子和丈夫收入大体相当的婚姻比其他婚姻更有可能失败。这种情况并不影响男性对婚姻的承诺,但这削弱了妻子对婚姻的承诺,使她们更有可能提出离婚。

    高收入女性有更高的择偶标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高智商、高学历和高收入使她们获得了巴斯所谓的高“配偶价值”。她们知道,她们是不可多得的女性,因此想找到一个有同等“配偶价值”的男性。

    一般说来,只要教育者继续忽视早在大学之前就出现的男女生比例差距,有大学学历的女性和有中学学历的男性就会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