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人物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艺术鲜花在校园盛开——高雅艺术进校园回眸
来源:人民日报     2009-10-30 13:27:00
 

  正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再次将目光深入校园,10月21日和28日,德国的克兰·法尔瓦桐乐团和诺伊贝尔合唱团演出的海顿作品,英国的“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演出的莫扎特作品轰动北京大学,经典艺术的魅力感染了众多师生。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从小到大,从零星到成阵势,已经开展多年。如今,这一活动不再被当作一种活动而大加渲染,原因不是高雅艺术不再受重视,而是高雅艺术已经融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常态。

  问大学生,你在学校看过话剧、歌剧、交响乐和芭蕾吗?人家会觉得这很奇怪。他们不但一次次看过、品味过,许多人还亲身参加,因为交响乐团、舞蹈团、话剧团已在校园遍地开花。

  问艺术家,你去过校园吗?他们会觉得这个问题很不专业,因为,所有的艺术院团都已经养成了常年进校园演出的习惯,不进校园演出,对一个专业文艺家来说不可思议。

  交响乐,青春的旋律

  10月8日,余隆指挥的广州交响乐团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一场精湛的演出拉开了“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序幕,这家地方乐团在全中国交响乐团的水平排列中早已名列前茅,在中国交响乐舞台甚至世界交响乐舞台上经常可以看见它的身影。但他们没有只将目光盯住国际,在坚持多年的演出季中,始终不忘校园。多年来,广州交响乐团坚持到学校举办免费普及音乐会,“走进交响乐,相约音乐厅”,就是他们专为师生举办的系列活动。这一活动每年3月份举行。自2006年推出后,已邀请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15所大中学校的7万师生,来到星海音乐厅,欣赏了40多场音乐会。音乐会采用讲解和示范演奏相结合的形式,以动人的音乐、风趣的讲解和浓郁的艺术氛围打动了师生,成为广东著名的公益性文化品牌。

  中国爱乐乐团是当今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乐团,足迹遍及海内外,成立近10年来也一直将高雅艺术进校园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2009年—2010年音乐季刚一开始,便前往西北为当地的大学演出交响乐名作,赢得了莘莘学子的热烈欢迎。自2001年起,他们每年都要多次进入北京大学,从刘天华、萧友梅、黄自、冼星海、吕其明的民族音乐作品,到威尔第、比才、玛斯卡尼、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舒伯特、肖斯塔科维奇的世界名作,已被北大视作每年必不可少的文化享受。

  上海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进行得最早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上海各学校就迎来了频繁的专场演出,学生们在艺术的熏陶下已经从入门上升到专业欣赏。上海各院团走进校园最多的当属上海交响乐团。今年9月27日,这家乐团成立整整130年。作为中国最老的交响乐团,他们更注重在校园培育高雅艺术欣赏的未来力量。仅今年1月至8月,他们就为同济大学、上海大学连续演出了几十场,分别用国家、作曲家、演奏形式为主题,每次突出一个重点,向师生展示交响乐的魅力。没有舞台的音乐会,没有讲台的课堂,是今年上海交响乐团推出的全新公益性音乐教育品牌,名为“乐工房”。在以“敲敲打打”为主题的第一季“乐工房”里,所有打击乐器被摆放在场地中央,周围是提供观众欣赏演出的座位,不像是一场音乐会,更不像是课堂。身着蓝色工装裤的“车间主任”周雄和他的“工友”们用打击乐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世界音乐之旅:日本风格的《鬼太鼓》、根据京剧锣鼓改编的《仓·才》、《非洲素描》,阿根廷的探戈,以及巴西街舞等丰富的音乐体裁,让观众在欣赏曼妙音乐的同时也认识了各种打击乐器。马林巴、梆子、颤音琴、定音鼓,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乐器的名称。

  歌剧,艺术的殿堂

  北京大学出品、北大歌剧研究院创作,金曼、戴玉强主演的歌剧《青春之歌》,今年9月再次登上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成为6000学子初进北大收获的第一份精神厚礼。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青春之歌》故事原型的发生地,歌剧《青春之歌》今年5月曾在北京大学首演,优美的音乐、激情的表演、紧凑的结构、扣人心弦的剧情,立即获得了业内外的赞誉。

  4年前,北京大学决定成立歌剧研究院,当时就被认为是一个惊人举动,也是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深化。高雅艺术在这里已经不是外来团体的带入,而是自己创办,永久驻扎。他们不但开展歌剧教育,还创作歌剧作品,并以歌剧作为新生的校史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早在五四时期,蔡元培校长就规划了一幅全民艺术教育的蓝图,并在北大实践自己的美育思想。如今,北大歌剧研究院的成立,在北大师生看来,这“将为北大艺术教育和研究提供更高的平台”。

  歌剧是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高雅艺术中的殿堂。北大歌剧研究院院长、歌剧艺术家金曼认为:“在艺术门类里,歌剧最有力量,最能表现艺术的本质。用歌剧艺术熏陶学生,可以使学生在一生中受用无穷。”北大校长周其凤谈起《青春之歌》的教育意义时说,“这部作品取材于北大,其精神也发扬于北大。原创歌剧《青春之歌》是北大在艺术教育和创新方面的又一次开疆拓土。”

  剧团,实践的园地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成功,不仅让学生受到文化养育,而且推动了校园艺术的发展,带动了校园剧团水平的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在艺术教育上有独特的优势,长期以来,他们将艺术教育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人大已经形成了将专业艺术学科教育、艺术类公共课和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三方联动”艺术教育新模式。在专业教育方面,人大设有专门的艺术学院,有绘画、音乐、景观、动画和设计等各种科系;在课程教学方面,先后开设了30多门各类艺术公共课,适应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人大还规定本科生只有修满3学分的艺术类课程方可毕业和取得学位,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品位,而学生艺术团作为人大传播高雅艺术的主要团队,更让校园的艺术氛围格外浓郁。

  人大学生艺术团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民族乐团、交响乐团、舞蹈团、合唱团、话剧团、键盘乐团、京剧社等7个分团,400多人,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艺术团的各类排练演出活动,囊括了民乐、交响、键盘乐器、声乐、舞蹈、话剧、戏剧,是目前北京地区高校中门类最为齐全的大学生艺术团体。

  人大民族乐团现有团员80人,来自不同院系的非艺术专业的学生,2006年11月,下属的丝竹乐队受邀赴台湾逢甲大学参加校庆,与台北大中青年国乐团合作演出了民族音乐会;2008年4月,首都学生迎奥运系列音乐会专门开辟了中国人民大学专场,人大民族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奏了《热情奏响》、《月儿高》、《江河水幻想曲》,成为全国高校第一支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民族乐团;今年7月,他们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赴韩国,10月又赴荷兰,不但传播民族音乐,还树立了中国大学生的文化形象。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普及了交响乐、芭蕾舞、民族舞、歌剧、话剧的知识,提高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欣赏品位,提升了广大学子的文化境界,更为我国艺术舞台培育了大量的观众。当然,在谈到这一活动的得失时,也有专家认为,将艺术简单地分为雅俗已经不能适应目前艺术的发展状况,有的艺术,比如音乐剧、小剧场话剧、歌曲演唱和一些民族传统艺术,其大众化、市民化的倾向日益明显,雅俗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而这些艺术本身对学生的欣赏培育也是有益的。所以,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提法应该有所改变。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