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采取有力措施
深入扎实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长春市有140多万名中小学生,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400多万个家庭能否和谐。近年来, 长春市坚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以教科研为引领,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长春市对18个班以下的学校配备1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8个班以上的学校配备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市教育局对全市3000多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同时,加大了对非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力度,为开展各学科渗透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接受系统培训的教师已有500多人。
二是实施多种教育途径。长春市以教科研为引领,各中小学已经实施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学科潜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以及家庭和学校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五条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创造性地推出了校园心理剧这一载体,在有效解决学生厌学、考试焦虑、心理挫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建立了科研管理机制,实现了由行政型管理向业务型管理的转变,由措施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的转变;建立了科研成果表彰奖励机制,对那些能够及时推广转化并取得实效的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促使成果产生扩散效应;建立了科研投入机制,每年科研经费投入保证在十万元以上;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定期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加强跟踪考核。
四是转化推广科研成果。紧紧围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整合全市500余所中小学校、千余名一线教师的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先后完成并转化推广了包括"中小学校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立足长春实际,贴近学生主体,组织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被省内多所学校及新疆等省市学校所采用。同时,建立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有效解决了科研与教育脱节、"两层皮"等方面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五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覆盖。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并且做到了"六有",即: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咨询室、有咨询活动。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从最初的3个实验区、70所实验校拓展到了全市各中小学。
六是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推广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开展的学科渗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四环节"教学法, 长春市第十七中学的朋辈咨询,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实施的"心理健康导师制"等各有特点、别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作法,推动和深化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长春市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们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发展,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2007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直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并且进行了宣传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