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榆中县新营乡罗井村的老常来到位于该县高崖镇的榆中县第二人民医院,在为侄女常小荣办理出院手续时,被医院的一个消息感动了:根据院委会决定,对常小荣手术住院的费用实施减免后,再按农村合作医疗给予报销———全部费用5600元,免去手术费用1000元,通过合作医疗报销2500元,实际费用2100元,常小荣入院交押金3800元,应退还1700元!这一消息对家境贫寒的常小荣一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惊人的好消息。
“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3月6日,老常激动地对记者说,直到陆立兵副院长给他解释了几遍后才相信。记者了解到,今年只有21岁的常小荣是榆中县新营乡罗井村人,去年10月份随父母乘“三马子”销洋芋时,与另一辆“三马子”相撞发生车祸,结果父亲当场身亡,她与母亲均受重伤被送往兰州抢救,当时常小荣被检查出胸椎等多处骨折。今年春节期间,小常胸椎骨折手术切口感染化脓,于2月16日被送往榆中县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当时病人入院检查时,我们发现她的全身多处溃烂,胸腔内固定器处已化脓。便立即展开以抗炎术为主的紧急救治,及时取出了胸腔内固定器。”刚任院长不久的骨科专家马国勇对记者说,通过术后观察,常小荣的病情恢复良好,3月3日能下地后,患者就出院了。医院通过了解获知,常小荣一家原本就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加上去年的车祸,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债台高筑。经过院委会研究,本着治病求人、济困扶贫的原则,为常小荣免去1000元的手术治疗费用,再根据新农合有关规定,为常小荣报销2500元的住院费用,患者实际花费5600元,只交2100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地处榆中县高崖镇的榆中县第二人民医院其实也是一个“穷”医院,之所以说穷,主要是指它承担着甘草、高崖、清水、新营、龙泉等5个乡镇近6万人的医疗工作,面对的是病员多、设备简陋、投入不足,经费紧张等问题。院长马国勇对记者说,穷归穷,但医院长期以来全心为民解病痛、一心一意服务农民的“富”观念却从未减弱过,尽管现在医院面临着经费紧张、设备落后的诸多困难,但相对患者的困难来说,医院就是再困难也要帮助那些病人,让他们在解除病痛的同时,尽可能减轻经济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