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考生的心理无疑是非常紧张的。心理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研究,家长此时的考前焦躁心理比考生更严重。如何克服焦躁心理,不将自己的焦躁情绪影响到孩子,专家支招:“家长把心理重心转移到生活上的关照细节可以很好地缓解焦躁情绪。”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放如介绍,考前一周是调节心理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该学的已经学得差不多了,现在不再是“拼”,而应该是“保”,即保体力,保心态。“每天比往常多休息1-2个小时有利于考试的发挥。”她说,这个时候再过度劳累只会令大脑记忆功能下降,得不偿失。
“对于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树立必胜的信心,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杨放如说这样的心理暗示可以对大脑起到良好的刺激。另外,她主张考生在这段时间减少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将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减到最小。
这样重要的一场考试,有焦躁心理是正常的,如何克服焦躁心理成了最大挑战。考生克服的方法是不去在乎那个考试结果,坚定地相信“只要坚持了这场考试,自己就应该胜利了”。
“但这样的焦躁心理不仅是考生有,更应克服焦躁心理的是考生家长。”杨放如解释,由于不少家长有传统思想,觉得自己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因此把考试看得比孩子更重要。她说,经过多年统计,家长此时的考前焦躁心理比考生更严重,这样的焦躁心理无疑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家长这时应将重心放在保证孩子营养、休息,安排好孩子的考试用品和出行车辆等生活方面,千万不要涉及孩子的具体考试内容,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