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满城尽是黄乳沟[图文] 》
|
来源:91文学网 作者:三盅 2007-6-4 16:57:00 |
|
老谋子的才华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一把
就在刚刚上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之中,看得俺呆若木鸡。。。
一、错把故宫当长安城
俺不得不说,老谋子还是很有魄力的,大胆创新,敢于求变,把唐朝迁都至北京,移师故宫完成拍摄,这是俺第一次呆若木鸡。。。
好在俺们老百姓要求低、好忽悠,你只要留神别把毛主席画像和五星红旗给俺露出来,俺们就会满足地一边吃爆米花一边还给您鼓掌。。。
二、错把后宫当怡红院
俺的第二次呆若木鸡,如今只能以一首五言绝句来表达了。。。
肉弹开大会 乳沟齐荟萃
呼之即欲出 情色皆为最
如此造三围 令人心陶醉
不怕码偏小 就怕被挤碎
后宫三千美 佳丽排成队
恍如怡红院 常来准肾亏
三、长安-江南二日游
俺的第三次呆若木鸡,发生在从长安城到江南横店的追杀途中,说话就要到重阳了,俺们的大导演还能在区区数日里完成一次千里寻仇,
而且还带打来回的,当晚,大王子连夜乘飞机从西安赶往华东地区与情人相会,然后从情人口中窥见政变苗头后大呼“要出大事!”,
随即折返,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累死几匹马3个月的路程,看上去一夜便闪到了,及时揭穿王后阴谋后自杀未遂,还在病塌上养了几天
伤,其间,大王和王后还分别给予了亲切探望,带去了良好的祝愿和殷切的期望,我大致推算了一哈,按三个月的路程计算,他们必是
从夏天就开始琢磨着重阳的事情了,而且据此判断,盛唐时期就是牛B,夏天的时候菊花就能开得这么艳,而且一直呈怒放状经久不衰。。。
四、王后的身子骨无比硬朗
这是俺的第四次呆若木鸡,影片一开头,王后便从御医夫人口中得知已经连续十日服用了大王为其亲手调配的“十香软筋散”,大约服
用不到重阳便可能嗝屁朝凉,但直到影片结束(据本文研究成果,前后时间跨度约3个月),俺们的王后依然风姿卓越,身子骨还硬朗着
呐,还能策划兵变,汗~~~
五、古代版《雷雨》,东施效颦,老谋子在盘根错结的故事情节编排上显得力不从心
老谋子有才华!自打《秦俑》开始,古装武戏一部接一部,《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一部比一部烧钱,首映式上,大洋
彼岸传来画面,“我更看重我们国人对这部影片的看法”,这是基于以往背负了太多太沉重的“取悦老外”罪名之后发自内心的期待,
但遗憾的是,拍给俺们国人看的片子,就表拿俺们当老外忽悠,我看《黄金甲》和《新环球80天》一样可笑,人家那是老外眼中的中国,
没想到你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大导演,眼中的中国居然和老外不相上下,你有工夫在镜头一晃而过的大药柜上花上几百万,把个宫廷打
扮得跟窑子似的万紫千红,还不如静下心来把唐朝的历史透彻地研究一番,把故事本身也稍微往深处挖掘挖掘,拍啥,你也好歹象个啥,
你只当下足了“奢华”之本钱就能赚它个钵满盆溢,却总也掩盖不了内容与思想的苍白与贫瘠,俺们老百姓就一定得买你的帐?你可以
将其自栩为视觉盛宴,我也可以说那只不过是你的意淫之作,通体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脂粉与见风剥落的死皮,混合着不会打的侠客、不
会演的歌星、舌头捋不直的影帝,再配上生搬硬套的古代版《雷雨》故事情节,从头到尾透着十足的业余,唯一一个专业人士还是个专
门摆弄钢丝的,整片全指着他那堆乱如麻的钢丝吊来吊去,连王后脱那件四十斤的华服都要用到钢丝(我一直没想通,无论是为了表现
怎样的华贵,你有必要把一件衣服弄成四十斤那么重,一顶帽子二十斤?),俺们的华语电影就悲哀到这种程度。
三盅================================================================================
看来大家的看法都比较接近。。。
中国人敢在今天去跟老美拼大片,有其经济崛起后盲目乐观的心理因素存在。。。
有时就很喜欢看法国片,要故事有故事,要人物有人物,要深度有深度,要风格有风格,大制作
不会多,但往往能成为老美大片的翻版原型。。。
进而喜欢古典欧洲风格,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那些早些年就被俺们认定为“腐朽的”老
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对俺总是有着一种诱惑力,那是一种透着对生活较为传统的理解模
式及由此而派生出的那些老派的娱乐方式,让俺感觉,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一小部分欧洲人是最懂
得享受生活的。。。
whalehuang==========================================================================
中国电影的问题就在 没人写的出好剧本
电视也一样 估计中国历史太悠久了 编剧们懒得费脑子去编现代的故事了
希望大家怀着平常心去看
我看了 还是可以的 雷雨改编的剧本不是盖的 故事没问题 色彩构图没问题 至于乳沟什么的 你
注意些剧情就不会在意那些玩意了中国只有一个老张 国宝啊!国宝就要保护(其实老张没问题
问题在剧本编剧 泛指整个中国电影 当然这个本子除外)当然 其实大家是希望中国电影走出这
种大片的怪圈 有些狠铁不成钢的感觉 这种感觉最近我也比较强烈 不过不是对电影 而是网站
三盅================================================================================
老谋子在中国的确无人能超越他,尽管近年的路子颇受争议。。。
但,有时要辩证地来看,骂他,是爱护他,对他抱有期待,有些人你连骂的欲望都没有,呵呵
大懒================================================================================
楼主啊!那个大王子和小婵约会的地方是驿站吧!
荒郊野外的只有这一处宅子,怎么可能是个城市呢!
另:评论一部电影是不是应该两方面都说说啊,只说不足未免有失公正吧!
我觉得是部不错的片子,挺好的!
三盅================================================================================
我认为不好,我说出了理由,尽管我在刻意淡化他的好。。。
你认为好,也可以充分阐述下理由,我们来探讨探讨。。。
不过要快,这种内容思想性不强的片子,时间长了很容易忘记的,呵呵。。。
大懒================================================================================
。。。
三盅================================================================================
大致看了一下,应该说,争论无关对错,辩论也需技巧,感觉上有一个叫TAG的网友的某些观点
还可以看一看,因为他所罗列的论据之中尚有一些说服力,而且感觉,这些回帖的人当中,似乎
只有他一人是用心看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他的确在看一部电影,而非摄影系毕业作品,
这很重要,另外,我深深地感觉到,电影,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电影,衡量尺度可能千万种,但有
一点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即你必须首先明确,你是在评论一部电影。。。
哥白尼的结局是被教会绑上了火刑柱。。。 苏格拉底的结局是被雅典人民以思想罪判处了死刑。。。 孔子的结局是周游列国而惶惶然焉。。。 耶稣的结局是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佛陀的结局是在流浪中悟道。。。
幸也?祸哉?思想的坚持,其前提是。。。要有思想。。。然后才是坚持。。。
当然也有例外。。。
牛顿的晚年因为无法找到其宏观力学三定律中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起始 推力,更无从解释天体力学和微观力学领域的诸多现象而终于相信了上帝的 存在。。。
当然,肤浅的哗众取宠也有其思想基础,不过,可怜了些,卑微了些。。。
从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现代文明史和文化发展史上看,左看,革命多了点, 传承少了点;右看,却是模仿多了点,创新少了点,横看、竖看,则又是中 国特色多了点,原汁原味少了点。。。(这里,请正确理解左看、右看、横 看、竖看的深刻含义,对不理解者,三盅无普教之义务)
当一个民族只能依靠对历史的创新来维系其新鲜血液时。。。这个民族已经 僵化和腐朽了。。。当然,其文化更是领先一步,已然腐朽在前了。。。
主题辩论的乐趣是无穷的,但遗憾的是,并非每个参与进来的人都明白这个 “主题”究竟是什么,而往往喜欢以一种“好”与“坏”、“是”与“非” 、“喜欢”与“厌恶”的极端标准来做终极裁定。。。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 大人的陪同下去看露天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这个人是好人,这个人 是坏人。。。
我基本同意魏明伦对老谋子的评价。。。他是个没有文化的人。。。
其实,光拿他一人开蒜,有点不公平(谁叫眼下热映的是黄金甲呢?俩月前 ,目标应是小刚),我给老魏延伸一下: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 普遍欠缺基本的文化素养,就好比音乐家不懂乐谱,画家没有素描功底一样 可笑,拍故事片可以不重故事,拍历史片可以不懂历史,拍武侠片自然也就 无须懂得武术套路咯,呵呵,这不仅是中国电影的耻辱,更是整个中国文化 艺术领域的奇耻大辱。。。
最后,一首白居易的《花非花》赠大懒。。。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大懒================================================================================
我还是觉得你对老谋子要求高了点。
要说一部电影没缺点,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各人的修养、心态、文化都不一样,看法当然不一样 了。黄金甲我觉得在当今的中国电影也算不错了。我觉得可以打80分。
三盅听了肯定要撇嘴了,哈哈!所以我还是希望三盅能推荐几部不错的电影让我们分享一下!!
三盅================================================================================
我对他的要求并不高,要说这文化修养,老谋子和三盅来比,可能要高出很多, 因为没有对比依据,三盅不敢狂妄,但问题是即便是比三盅高出很多就可以成为 国际级大导演吗?我看差得还很远,首先你要知道一个导演需要具有哪些必备素 质,老谋子摄影出身,画面感确实没话说,他如果仅仅担任拍摄,俺不去评价他 ,他恐怕自己心里也清楚,因此也站不到今天的位置上。。。所以我要说,作为 一个导演,思想性是第一位的,这是魂魄,缺少了这第一性,其余啥也甭谈了, 其次是再创作才能,电影实际上是一门二次创作的艺术种类,它的原型基本取材 于小说或民间故事,导演毕竟不是作家,如果三盅是以一个作家的标准来要求他 ,你可以说我要求太高了,同时,也确实无法这么要求,因为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作家主要是以文字为载体来加以表现的,而导演则是利用近一个世纪的科技成 果,声光电来完成,其间还要组织相关的人员来完成一系列创作动作;作家的表 现只能停留在想象和所谓的意境之中,而导演的表现要拿出具象的视觉效果来, 这个差别很大,所以,我说导演一直是站在作家的肩膀上接受所有荣誉的,导演 的二次创作实现了商业化进程中的“让渡价值”,从这一角度来看,电影很伟大 ,导演很伟大。。。最后,我还要谈一谈除了思想性和再创作才能,导演应该具 备的第三个重要素质,组织才能,其实说白了,导演就是项目经理,一部电影就 是一个文化项目,导演要参与到整个项目的管理之中,集聚一帮专业人才来完成 他的二次创作,所以组织才能也很重要,可以被排在第三位,而老谋子在这一方 面,的确是很出色的。。。但鉴于头两条,他做的相当不够,这第三条做得再好 ,也只能说他是在正确地做事,而不是做正确的事,这是方向的问题,以及在方 向之下具体实施的问题。。。
如果要我推荐,估计推荐出来的往往都是大家都看过的,没有什么噱头,三盅的 眼光并没有比大家高出一分一毫,比如美国的《魔戒》、《泰坦尼克号》,法国 的《十三区》、《巴黎圣母院》,香港的《功夫》、《大话西游》、中国大陆的 《疯狂的石头》、《永失我爱》。。。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老谋子的第二部“ 动作片”《英雄》。。。还有很多。。。
大懒================================================================================
《魔戒》是不错,就是太长了,看得累死。记不得是那一部了,我在电影院急得不得了,怎么还 没放完!
《泰坦尼克号》不错。绝对精彩!
《十三区》前面看还不错,越到后来越苍白。算餐后小点了。
《巴黎圣母院》好象有几个版本,不知道是那个。
《功夫》也不错,喜欢的,就是最后高潮不够HI。高潮部分要是再有创意一点,绝对是部好片子。 前面那二个杀手做得太好,后面高潮反而显得有点单薄了。
《大话西游》够无哩头!
《疯狂的石头》不错,感觉没想象的好。餐后小点。
《永失我爱》应该看过,没印象了,好象没小说精彩。
但是《英雄》实在差了一点,个人觉得除了画片其它真的没啥了!!
三盅================================================================================
得,你给我来了个一句话点评。。。
其实如果让我现在再来对每一部片子做一个评论, 我会提出必须让我再看一遍,光凭着有限的记忆 和不很准确的感觉,我没有勇气来做评论。。。
《魔戒》三部曲,我看了7遍,电影院3遍,碟片 4遍,权威攻略文章(约10万字)我看了3遍。。。 可以肯定的是,春节期间我还会看。。。但至今 我不敢对这部巨著加以任何评论,我认为,其中 依然有我没有领悟的地方,我只敢说,它吸引我 的地方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故事本身(错 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编排巧妙的故事情节)、宗 教、历史、战争、神话、爱情、悬疑、电脑特技 、演员气质、新西兰优美的外景地、台词、配乐 。。。。。。
keren===============================================================================
你这个明显就是中他计了,老谋子要的就是你们这个效果。
看了20分钟就丢进回收站了
侮辱了雷雨的作品
画面太恶心了,没一点美学可言
电影最好还是自然点,主要就是感觉一直在故意卖弄。弄个几个镜头也就够了,没必要隔两分钟 就来一次,隔三分钟又来一次。容易把主题搞偏掉
纵观群臣,其实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不同的人看同一样事物都和他本身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 文化底蕴有很大的关系。
看片不针对人,我的确喜欢<<夜宴>>和<<英雄>>,说不出缘由,三个字:有感觉。可能是看到一些 真实悲凉的人物,好比:青女,无孪,黄晓明。还有凄美的音乐。
坦白说:最钟爱的是法国电影:<<芳心在别处>>,<<红与黑>>,<<珍珠耳环>>。<<芳心在别处>>超 级赞,只要是性别男的,若有时间,闲暇之余,值得一看。
但我一直很喜欢一部港片<<救命>>(林嘉欣,李心洁,许志安)。不知道为什么。看的时候坐在 那里动也不想动。。。。
其实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片子。就好比我喜欢看<<喜马拉雅星>>,(众所周知是烂片),连我外婆 戴着眼镜看了一眼也说:神经病电影,就走掉了。但俺觉得好看的。哈哈。。练yuga的人都在里 面象皮球一样滚来滚去,看谁滚得最快。
嫂子================================================================================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要看这部片子的想法!
只是觉得老谋子真的是江南才尽了?!真的就没有题材让他拍了?!非得把人家好好的大作“拿” 来搞成这个样子?!接受不了!
个人想法!
大懒,我保证不是在人云亦云,真的是当知道这部片子是改编自<雷雨>就很反感!而且炒作的太过! 没啥意思,等实在无聊了可能会看!
李于================================================================================
汗颜啊......................
花了巨资买了<<魔界>>三部曲的正版DVD碟,却只草草的看了一遍..................
大懒================================================================================
我觉得老谋子还不需要用这种手法来推销自己吧。其实还是那句话,干吗非要把注意力都放在那 上面呢,还无聊到去注意什么露点的镜头。
<<魔界>>是三部吧,我应该看齐了。但感觉一部比一部差。
第一次知道<<魔界>>是原来公司有个同事,一有空就在看书,一问说是<<魔界>>,说是魔幻小说。
后来拍了电影,冲着好来乌的特技大片去看的,感觉还行。但说不出好在那里。现在印象就是全 是灰暗的调子,看的很压抑。后面几部也看了,可能是看了第一部,也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地 方。就是最后对人性的刻画还是比较写实的,还有点印象。
呵呵,可能还是要再看几遍才能看出1234来。
好多年前看过一部<<燃情岁月>>觉得蛮好的,还有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也是超喜欢。
三盅================================================================================
热衷于露点者,微黄也,俺看到的只不过是满城尽是黄乳沟,而他看到的却是满城尽是黄乳头, 惊叹之余,不由得肃然起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套用一哈俺们伟人的话:不管乳沟还是乳 头,露出来就是好乳!!!
其实这样的辩论谁也没指望会有任何结果,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最重要的是在辩论的过程 中各自表达了内心的想法,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快乐,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加深了,视野也开阔 了很多。。。但既然是一次辩论,我就觉得参与辩论所抱的态度一定要端正(我说方法论,可能 有很多人不太理解),在论据的说服力上多下点功夫比较好,不能抱着“反正我喜欢的就是最好 的”态度,这,一方面严重缺乏说服力,谈不上是在参与辩论,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地打击其他参 与者的讨论积极性,你一上来就给某事物来了个极霸道的主观定位,而且是以一种封闭的不容侵 犯的姿态出现,那么,讨论的相互渗透性也就无从谈起,论坛论坛,最怕这个,高层次的辩论往 往不是泛泛而谈给事物定个性就了事了的,往往是为了把问题谈深谈透,各自做的都是些技术细 节性的针锋相对,深入浅出后方能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当然,其间会有战术性妥协,会有 论证与反证,会有庞征博引、实例枚举,会有避实就虚、攻其侧,会以其矛攻其盾,会有立论与 悖论,会有狡辩和偷换,会有种种你想得到的辩论方法。。。三盅一直坚持这么一点,没有争议 的电影拍它干嘛?同样,没有争议的文章我写它干嘛?针对有争议的电影写一篇有争议的文章, 这TM才叫爽嘛,当然,也并非要刻意去追求争议性,如果在自己看来都是荒谬的见解,写出来那 也是丢人。。。所以,我必须提醒各位参与讨论者,态度很重要,如果没有一颗OPEN的心,那么 在这样的讨论中只能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争议这东西,我们也是要正确地看待它的,争议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好东西,可以引发思考,一部 好的作品,绝不是看完之后就再也没有拿出来讨论的价值了。。。
什么叫遇到争议就成了老谋子的失策?老谋子的心理素质就这般差吗?就容不得半点非议吗?是 神也做不到啊?!老毛的一生还有诸多争议呢,有啥希奇的,重要的是,你的作品被争议得有没 有价值,如果是从任何一个技术细节看都一无是处的话,也就没有争议了,而如果通过对你的作 品的争议,使很多电影人最终明白老百姓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那我觉得这种争议就是非常 有价值的,中国电影才能进步,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究其根源,不是作品 太多了,而是好作品太少了,任何人都有权利期待好的作品,同时,也有权对那些被寄予厚望的 明星们提出要求。。。有朝一日,你明星听不到来自底层观众的要求了,那么,不客气地说,你 也就被无情地抛弃了。。。仅此而已。。。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