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7月2日,乌鲁木齐市13中学同学们在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答游戏。
“如果在放学路上被抢劫怎么办?”“女生遇到性骚扰该如何应对?”7月2日,以“绽放青春”为主题的青春期同伴教育互动活动走进市13中学,为学生遇到校园暴力、性骚扰等情况支招。
当天,两位“蛮横”的男生用报纸卷成“凶器”抵住一位同学的脖子,向他索要零花钱,该同学脸涨得通红,急中生智学起了赵本山小品中抽搐的动作,吓得两男生慌忙逃窜。原来,这是市13中学的一堂青春期健康教育课,通过学生扮演匪徒实施“抢劫”表演,使孩子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场下初一、初二年级的近500位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为被抢劫的学生出主意。
在反“性骚扰”的模拟表演中,两位女生女扮男装,对乘车的女同学动手动脚,乘车的女同学并没有胆怯而是大声呼救,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初二学生马世玉等几位同学说,通过当天的学习,他们知道今后真遇到抢劫该如何应对。
《案与法》栏目的民警也来到现场,除了肯定学生们的聪明大胆外,还告诉同学遇到抢劫或性骚扰千万不要与对方纠缠,要以严厉的态度呵斥对方并呼救,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市13中学副校长王建华表示,现在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重视他们的学习、健康,却较少关注生存能力的培养,这个活动有利于帮助孩子增强生存技能。
天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人说,这是天山区首次在学校举行青春期同伴教育活动。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
现场 做纸条游戏学防艾知识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王媛媛报道)看着手中纸条写着“不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的字样,台上这名参与活动的男同学有些不好意思。这时,台下同学大声喊着“高危、高危”,男孩大步走到黑板前,将纸条贴到高危一栏下。
这是7月2日天山区在市第13中学举行同伴教育活动的一项内容。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活动的同学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行为。同学根据行为的危险性贴到高危、低危、无危一栏中,并说出理由。这一游戏主要是了解与预防艾滋病有关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当选择蚊虫叮咬属于高危还是低危行为时,同学分歧较大,犹豫了30秒后,台上同学将纸条贴在低危一栏。
“可以看出,大家对艾滋病知识比较了解。”天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干部任燕觉得比较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