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教育领域正在热火朝天的议论教育未来发展纲要。其中几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个是高中要不要分文理科,消灭择校生,重视农村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一个问题,就是素质教育与基础设施问题。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强调教育的观念改变,而不管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变,只强调人的作用,忽视基础设施的作用,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产生华而不实的局面。也就是讨论半天素质教育,收效不大,讨论半天高中文理分科不分科,结果也是毫无结果,讨论半天职业教育,结果也是不尽理想,讨论半天消灭择校生,择校生照样有,人们把这些问题归与高考的错误,但是高考本身也没有这么大错误,那么问题在哪呢?主要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措施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设施相当的落后,按照经济生活水平讲,也就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达到了普及,也就是有地方念书了。过去这种要求,学生到校就是学文化,而不是培养人,那么现在就不是满足学文化的问题了,而是要培养人才。所以就存在了提高基础设施的问题。
一所学校的基础设施是社会最落后的,怎么谈培养人才,就像一个大学如果是社会的尾巴,那么这大学有什么意义。中小学也是如此,让学生学计算机,学校没有计算机,让学生学习艺术,学校既没有艺术老师,也没琴。如此状况,我不知道这素质该怎么提高。
中西部,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可能完全消灭,但是采取措施可以缩小。例如农村的孩子可以集中起来到国家建设较好的学校上学,这样既可以消灭差别,也可以解决农村的贫困教育问题。我说的这些,就是要说明一点,当我国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处在落后的阶段,我们却大谈以上这些问题,其根本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我们想一下,造成学生人文素质下降,仅仅是几年高中造成的吗?要是这么简单,问题就好解决了。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仅仅靠提倡素质教育,就能搞好素质教育?所以我建议国家教育的未来规划,应当从基础教育的物质建设做起,不要就弄点子虚的,什么培训多少教师,达到什么学历,几年规划搞素质教育,什么大课堂,文理不分科等等。
农村教育必须消灭那种分散的教育,必须消灭那种基础设施落后的教育,必须使学生走出自己的村庄,到城镇所办基础设施齐全,师资水平高的学校进行教育,即使目前因财力不能实现,也应当制定规划,朝这样的方向走。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全国的农村中小学学生都到有体育设施齐全,游乐设施齐全,教学设施齐全,信息传播迅速,及时接受先进理念,高素质教师等条件的学校受教育,那出来的学生的素质会不高吗,素质教育理念会不好落实吗?答案是显然的。这是必然趋势,越早走越占主动,不然中国要改变农村教育,要实行人才教育,希望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