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学生嘴巴,引来"放牛"呼声
由于苏仙中学校长远在上海,副校长邓剑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认为,学校改革的脚步不会因为阵痛而停止,改革需要完善、成熟,改革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看来,邓副校长对记者的到来早有思想准备,开始就向记者表达自己坚强的改革决心。据他介绍,他已多次接待家长的来访和新闻媒体的采访,也有不少人到教室听课,了解情况。他说,新的教改试验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学校欢迎社会各界批评指导和监督。


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邓剑华说,2006年,他在一个杂志上看到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有关教改的介绍文章,认为很好,学校几位校领导马上到这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经过反复研究后,就在全校全面推行。他认为,改革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学起来,让所有学生都快乐起来,而苏仙中学的现状是,三分之一的学生带着理想勤奋而执着地学习着,三分之一的学生无理想无动力无兴趣在学校混日子,三分之一的学生处于中间状态。从学校持续发展来看,三个三分之一都很重要,没有第一个三分之一就没有学校的教学成绩;没有第二个三分之一就没有学校的办学规模;没有第三个三分之一就没有学校的办学"钱"途。但是,我们许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后类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放弃。学生在校不学习,是学校最大的安全隐患,是教育最实质性的不公平,是学生终身无法挽回的损失,是家长最大的心伤,是教师的职业耻辱。
邓十红是苏仙中学办公室主任,同时也是初一的语文教师。他认为,新课改是以解放学生的嘴为突破口的,教师满堂灌,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概是50%,学生当老师,学生的学习效率可提高到80%。解放学生的嘴是解放所有的学生的嘴,而不是让几个成绩好的学生来替代老师,要把学生轮流讲和学生自由补充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或暴露自己的机会。可以把每个人都训练成演说家,学生不敢讲,是因为以前讲得太少了;学生不会讲,也是因为学生以前讲得太少了。所以训练学生讲的胆量和技能,是老师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据苏仙中学介绍,新的教改试验主要分为几种形式,即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除固定的小黑板外,各班自备了不少于6块的小黑板,扩音话筒,学生也必须准备粉笔,教案变为学案,老师讲课不超过10分钟,由学生独立听课变为小组群体讨论交流互助学习,变老师占据黑板为学生占据黑板,让学生变成了自学者、讨论者、展示者、讲解者、批改者、倾听者和欣赏者。
但是,一些家长并不这样认为。一些家长对记者说,所谓的教学改革,将学校和教室变成了一个"放牛"的地方,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可以大声说话,这正好适合了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需求,这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本来就不想读书,现在可"合法"地自由讲话,"合法"地自由走动,开始时,当然会很积极,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是苦了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较安静的学习环境。
记者在学校的安排下,特意到两个初一年级班听了二堂课。在一个正在上英语课的教室里,记者看到,原来的课桌秩序全部被打乱,全班被分成了"优胜组"、"卓越组"、"优良组"、"进步组"、"有待进步组"等。每个学生都要轮流带读单词,一个主讲学生拿着话筒一边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一边带着同学读单词。读完单词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要轮流到自己组里的小黑板上写单词和做作业,而每个同学的课堂作业都由自己组里的同学批阅,并且自己举手通报自己的成绩。在教室里,如果不大声说话,根本无法听清楚,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要贴着耳朵大声说才能听得清楚,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基本上都是站在一旁观察。记者所在小组的学生对记者说,他们很满意这种方式。
而另一个在上历史课的班里,气氛完全就不一样了。尽管老师在不停地引导学生讲解历史课的内容,但几个上课的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气氛也基本上处于沉闷状态,还有几个学生一会儿伏在课桌上,一会儿做些其他的事,有点心不在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