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市政府对中专学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2006年,市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提出“二次创业”的构想,计划在未来5年里,通过进一步改革发展,使我市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规范化,整体水平更上层楼。今年是“二次创业”目标提出的第一年,各中职学校围绕这个目标,有怎样的思路和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部分中职学校校长。
惠州商业学校校长邓庆宁
创建广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
创建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是我们本学期阶段性的中心工作。为此要抓好以下六项主要工作:第一,团队的组织文化和思想建设,打造学习型、合作型、服务型组织。第二,教学基础能力的建设,实现教学管理和教学运作的规范,同时加强10个主体专业建设。第三,人力资源建设,培养“四维师资”队伍,对教职员工进行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争取汽车、模具、国际商务等专业在本年度招生工作之前完成实训设施升级建设。第五,基本建设工作。第六,集团招生体系的建设,按照教育集团的框架,推行资源共享下的成员学校独立招生模式。2007年校本部招生2500人;理工学校进入规模扩展阶段;通用学校今年起独立招生;日升昌学校按照商校管理模式实行委托办学;卫国学校实现办学转型;工商高级学校正式招收高级班。
惠州卫生学校校长吴汉朋
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
建好新校区是我们实现“二次创业”的前提和契机。我们的目标是:占地约400亩的新校区基本建成,同时力争建一家适度规模的附属医院,学生总人数稳定在8000以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校新校区建设,将这一项目列入了惠州市“十一五”规划的128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市政府于去年7月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去年8月,市政府常务会议作出了立项建设惠州卫校新校区的决定;今年初,李汝求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启动市卫生学校搬迁工作”列入我市2007年工作目标和任务之一。
目前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尽管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这一美丽蓝图将很快变为现实。
惠州农业学校校长邹建中
锻造新农村建设人才基地
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服务三农,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基地,这是我们的发展思路。
一、更新观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形成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同步,全日制与业余结合的办学机制。同时,加强与行业的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
二、管理创新。盘活土地和教学资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建立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为多样化办学提供配套服务;加快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与“2+1”教学模式相匹配的多种体系;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办公和教学水平。
三、服务三农。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发挥师资和技术优势,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工作,主动参与村干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等新农村建设工程,争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基地。
博罗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叶国坚
搞好招生迎接国重复评
为了迎接国重复评,我校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招生工作,扩大办学规模。
一方面在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上下足功夫:首先加大宣传力度,进行舆论造势。其次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精心挑选招生工作人员,做好业务培训。再次,积极争取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各中学建立招生互动平台。另一方面,我校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及我校实际情况,今年实行春秋两季招生,目前已成功开办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加工、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的春季班。
惠州旅游学校校长吴景青
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专卖店”
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加强专业建设为主旋律,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专卖店”。
将进一步强化旅游服务类专业,新开设茶艺等专业。同时充分发挥世界金钥匙组织人力资源联盟基地的优势,组织教师参加“金钥匙”培训,提升专业水准;加强实训场馆建设,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实习就业基地,与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市旅游协会、饭店协会、康帝国际酒店、奥林匹克花园等行业协会和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真正把学校建设成旅游、酒店等现代服务行业高档次人才的“专卖店”。
惠州工业科技学校校长丘文
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
我们把全力推进创建全国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定为今年的中心。为此,学校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硬件建设。启动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启用专项资金建设综合实验大楼,继续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2、练好内功,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启动教师到国外进修计划。
3、加强专业建设,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学校将与日本留学生(惠州)协会合作开办日语培训专业,实行英、日语双语教学,以适应外资企业用人需要。
惠州外贸学校校长张余庆
建好综合楼夯实硬基础
今年我校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好综合楼,夯实硬件基础。该楼集教学、实训、住宿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6000m2,是我校校园规划中的重要建筑物。可满足我校扩大招生后的教学、实训、学生住宿需要,还可为启动学生宿舍楼续建工程腾出置换空间,为学校后续建设提供条件。该楼建成后,我校中职学生年招生规模可扩大至1350人,中职在校生规模可扩大至4000人,为我校创建广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提供必要条件。目前,该楼报建手续已基本完成,待资金到位后,拟于近期动工兴建,计划于明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惠州技工学校校长张才明
搞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
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安排,我校今年招收了359名退伍士兵编为7个班,设有数控技术与机床加工、模具制造、电工技术与PLC应用、电子技术与电器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等5个专业。我们将按照“五好”即:住得好、吃得好、学得好、教得好、管得好的标准,认真组织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完成上级给我们的任务。另外,我校于去年底顺利通过国重评估,目前已经正式通过国家审批,预计将于近期举行隆重挂牌仪式。这意味着我们成为了惠州地区惟一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惠州科技学校董事长郑安华
模块式教学提升竞争力
科技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办学已有多年,为惠州培养了数千名优秀人才,2004年开始试办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学校管理严格,教学质量优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学校实行三个同心圆的模块式教学,校本特色的专业教育,极大增强了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学校招生规模连创新高,学校品牌效应日渐明显,随着新校区投入使用,学校将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本报记者罗孝宗 林彦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