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电(段菁菁)对于大学各班的班费,学子们都不陌生。但许多人除了按要求上交外,几乎很少关注其流向。然而最近在不少大学校园刮起的一阵在网上"晒班费"风潮,却使"班费如何用才更有意义"变成为同学们一个最关注的话题。
"晒"班费结果:吃喝开支仍是大头
在宁波大学白鹭林BBS上,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则帖子:去年9月班费收了2200元,烧烤400元,期末全班KTV200元,元旦参加学院舞台剧表演服装道具200元,复印资料30元,各类班级寝室生活用品300元……
这所大学科技学院05级周琳是班级的生活委员。她告诉记者,她把上学期的班费开支情况在网上晒了之后,很多同学才发现,原来除了日常的班务开支外,吃喝和游玩占了大头。
记者通过了解后发现,在目前各高校班费的使用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吃喝支出,如"我们每年交上50块钱,就是到哪里玩一趟,或者节日的时候聚会吃一顿,要不就是上KTV唱歌这些集体活动,剩余的就是同学参加活动的经费。"
这个年级的陈同学表示,在他的印象中,班费基本上都是用在吃喝和唱歌等项目上。
当这个"家"有多难?
随着学生现金自由支配权的扩大,一些高校学生交纳的班费额度也越来越大。充足的班费,能为集体活动和班级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收得过多给同学们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也给班干部的工作带来不少压力。
提起收班费,浙江工商大学在班级担任班长的张杰为难地说,收班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本来日常账目管理就很繁杂,再加上部分同学不理解,班干部很难开展工作。为了收齐班费,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同学做工作,"有的同学从大一到现在还是一分钱不交。但毕竟也是同学一场,逢年过节用班费买礼物,我们还是得给他准备一份。"
与收班费一样,班费开支也是件难事,因为并非每项开支都能得到所有同学的支持。"如何使用班费本来就是众口难调的事。"张杰说,"其实班干部也挺为难的,同学们的意见很难统一,有的想要搞这个活动,有的想要去那个地方玩。"到最后,吃喝游玩就成了最简便的使用方式。
班费的管理也暴露学生们理财是一大软肋。有学生反映,部分班级的班费开支,是个别班干部说了算,账目上只有支出,没有支出项目和经办人,甚至连基本的余额加减法都是混乱的,还有的班级干脆只开支不记账。
班费应有更多有意义的用途
如果大部分用于吃喝,就失去了意义。"一顿饭平摊到个人,够我吃几天。"贫困生小陈说。
记者在调查中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班费应该有更多有意义的用途,并开始推崇有创意的班费使用方式。
浙江工商大学商学院工商甲班的同学,在2006年时为支持中国健儿在多哈亚运会上为国争光,用班费买了一些活动用品,组织班级同学环跑西湖,并进行了横幅签名,一方面表达了同学们自己的支持之心,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人关注亚运会上健儿们的拼搏。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03级的于芳说,每次收班费后都会将部分钱资助给班级的贫困同学,社会上有募集捐款时,班里也会经同学们同意将部分班费捐出。另外,还用班费买书买杂志,自己建立起了"班级图书馆"。比起一起出去吃吃玩玩,班里的同学觉得更有意义。(完) |